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侨报

方寸间见民生温度! “口袋公园”点亮龙岗品质城区

日期:06-19
字号:
版面:第A08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口袋公园”成为居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口袋公园”绿树成荫。

龙岗融媒记者 张祥 文/图

清晨的布龙路万科麓城段,阳光透过新栽的高大乔木,在蜿蜒的透水步道上投下斑驳光影。退休教师李伯推着婴儿车,带着小孙子在芳盈口袋公园的“簕杜鹃花冠”休憩椅旁驻足:“以前这里杂草比人高,现在成了家门口的小花园,带娃散步、和老友下棋都有了好去处!”

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在龙岗,如芳盈口袋公园这般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正悄然出现在曾经的“边角地”上,提升着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些“小而美”的空间,已成为龙岗全域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边角料”变身“金角银边”

织就家门口的绿色福祉

城市治理的精细度,常在“边角料”的处置中见真章。龙岗区的“口袋公园”建设,正是对城市闲置空间的创新利用。通过巧妙利用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龙岗区精心设计布局,打造出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城市微空间。

芳盈“口袋公园”便是典范。改造前,这里是灌木丛生的卫生死角;如今,3780平方米的空间犹如一条生态长廊,串联起居民的日常“小确幸”。组团式种植的乔木与多年生花卉四季更迭,簕杜鹃形态的步道与三瓣花冠座椅相映成趣,居民推窗即见“生态艺术画卷”。

芳盈公园的蜕变并非孤例。在寸土寸金的龙岗,“见缝插绿”已成城区焕新的密钥。

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将600平方米闲置地变为“口袋公园”,耐阴绿植破解光照难题,步道与花坛嵌入便民设施,居民李阿姨感叹“曾经蚊虫滋生的角落现在成了孩子们的安全乐园”;坂田街道四季花城社区花簇园“口袋公园”以彩色透水步道划分功能区,艺术廊架下老人对弈、孩童嬉戏,成为龙华与龙岗交界处的“人气缝合带”;横岗街道17座口袋公园如绿色珍珠散落,大和村百平方米闲置地从“黄土裸露”升级为“社区客厅”,居民直言“推窗赏花、出门见绿成了生活常态”。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龙岗区已建成“口袋公园”57座,总面积8.67公顷(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这些“方寸之美”正以星火之势,重塑居民对城区的归属感。

微空间嵌入大战略

精雕品质城区新图景

“家门口的花园越来越多了!”这是龙岗许多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

今年初,《深圳市龙岗区“有品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城区升级的系统工程。方案明确提出“一年‘点靓’出氛围、两年‘出彩’换新颜、三年‘成形’塑品牌”的目标,通过“7+7行动”推动全域品质提升。

“口袋公园”作为“最小生态单元”,正是撬动全域焕新的关键支点。坂田街道四季花城社区的花簇园便是先行样本。在“有品质”理念指引下,花簇园于今年初在四季花城社区亮相。这个位于龙华与龙岗交界处的项目,曾因通勤人流密集存在安全隐患。改造后,彩色步道串联起艺术廊架,儿童友好设施与无障碍慢行道兼顾全龄需求。“以前羡慕别人家的‘诗和远方’,如今‘远方’就在楼下!”居民李晖感慨道。

“‘口袋公园’虽小,却是检验城区品质的试金石。”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平均面积不足足球场大小的袖珍公园,承载着龙岗向“有品质”城区迈进的坚定步伐。当居民在500米半径内便能享受“憩者有荫、赏者有景”的精致空间,“有品质”已从抽象目标化为可触摸的生活日常。

当前,龙岗的探索正在重构城市发展逻辑,以“口袋公园”为“点状焕新”载体,通过针灸式改造激活片区活力;再以绿道为“线”串联,形成规模化的公园群与慢行网络。当零碳公园的光伏步道产生碳积分,当深圳大运中心植入沉浸式科技艺术展,龙岗的“品质革命”已超越单纯的环境美化,成为对人本价值的深度回应。

全民参与“创作”

多元共绣“方寸之美”

“口袋公园”的生命力,源于龙岗探索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范式,推动城市治理从“单项输出”转向“全民共创”。

在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模式织就一张韧性网络:街道城管科提供技术蓝图,城市管家负责日常养护,辖区企业主动供水供电,居民志愿者参与监督。这种“共谋、共建、共管”全链条机制,让卫生死角蜕变为居民口中“转角遇绿”的惊喜。“城市管家每日巡查保洁,社区日常监管,同时发动企业、商户、居民参与维护。”南湾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多方共管模式时表示,居民从享用者转变为参与者,家园归属感显著增强。

横岗街道的实践更具系统性。塘坑社区以“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盘活闲置地,建成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和口袋公园;17座“口袋珍珠”更与古树保护、文化墙绘深度融合,让斑驳旧墙“讲”出文明故事。

在平湖街道新木社区的新趣园建设中,城管部门全程倾听民意,不断调整方案,建设过程吸引多元人群参与。建成后,社区又组织亲子志愿者开展花园维护和自然教育活动,让公共空间持续焕发生机……

当下,“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已成为龙岗共建花园的核心基因。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区城管部门在实践中摸索出长效运营机制,2024年共建花园启动大会上公布的15个新选址,涵盖公园型、城中村型、校园型等六大类型,每个项目都建立“责任认领”制度。未来,龙岗区还将继续探索一套长效运营机制,与社区、群众进行更紧密合作,让共建花园持续更新绽放。

“口袋公园”的蓬勃生长,恰是城市对“人”最温柔的致敬。随着《深圳市龙岗区“有品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全面实施,更多绿色空间将在龙岗生长。当“边角料”变成幸福增量,当微空间升维为人文容器,龙岗方寸之地的蝶变,终将汇成全域品质的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