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侨报

游卓凡: 跨越山海 在龙岗守护千年古韵

日期:06-11
字号:
版面:第A04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卓凡查阅相关资料。

梵亚艺术博物馆展厅。

龙岗融媒记者 赵薇 文/图

在深圳龙岗的繁华中,隐匿着一方静谧的艺术空间——深圳市梵亚艺术博物馆。它不仅填补了全国博物馆藏品品类的空白,更是中国唯一一家以收藏、展示、研究域外古代艺术造像为主的专题博物馆。

在这里,跨越5000年的文化艺术如璀璨星河静静流淌,而馆长游卓凡则以光阴为笔、热忱为墨,在这片热土书写着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藏海迷航 挫折淬炼出的收藏初心

“我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广东客家人。2001年,我踏入收藏领域。”游卓凡回忆道,因盲目追逐,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不幸踏入仿品迷局。当专家严肃地说“再往前走,不仅血本无归,更无收藏价值”时,如寒冬惊雷将他唤醒。“我这个人天生不服输,既然跌倒了,那就从原地爬起来!”游卓凡意识到,不能再蒙头摸索,必须从头学起。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文物鉴定专家黄春和成了游卓凡的引路人。此后,只要有空,游卓凡就跟着黄春和出行考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明白了真正的收藏不存在所谓的“捡漏”。

为了系统学习收藏知识,游卓凡一头扎进书海,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向资深藏家、专家虚心请教。通过不懈努力,他不仅掌握了成熟的鉴定技巧,更对相关艺术发展脉络有了深刻理解,为日后的收藏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明溯源 三大艺术体系的匠心构筑

“2008年,在黄春和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启了一段改变收藏轨迹的考察之旅。”游卓凡说,他们走访了北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博物馆与考古现场,在云南考察中,一批帕拉艺术青铜造像的发现,成了他收藏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游卓凡正好碰到一位藏家出让一批帕拉时期青铜造像,他毫不犹豫打款订了十几件。这批藏品后来增至70件,成为梵亚艺术博物馆的第一批重要藏品。

游卓凡并未满足于单一领域的收藏。他开始追溯文化艺术根源,将目光投向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融合古希腊、古罗马与古印度的艺术精华。”游卓凡说,为了收藏犍陀罗文物,他结识了一位上海藏友。起初,这位藏友并不愿割爱,但最终被游卓凡创办博物馆、传承文化的坚定决心所打动,转让30多件极具代表性的藏品。

2013年至2014年,游卓凡踏上前往柬埔寨的征程。在金边博物馆一蹲就是四天,他反复观摩每一件展品;在吴哥窟的10多个日夜,他走遍大小吴哥、崩密列、女王宫等遗址。那些精美的石刻与青铜造像,无声地诉说着高棉文明的辉煌,让游卓凡对吴哥艺术有了深刻理解。回国后,经过多年努力,最终,他成功收藏七八十件珍贵文物,这成为梵亚艺术博物馆的重要珍藏。

匠心筑馆 让千年文明在鹏城重生

“从开始收藏的那一刻起,创办博物馆的梦想就深深扎根在我心中。我希望搭建一座桥梁,让这些沉睡的艺术瑰宝与大众见面,让更多人领略古代造像艺术魅力。”2016年,随着收藏体系日益完善,游卓凡开始着手筹备博物馆。

经过多方寻觅,游卓凡在龙岗区布龙路18号赛格ECO中心五栋12楼发现了理想场地。“这是一座层高适宜的写字楼,空间开阔,环境清幽,而且是毛坯房,便于按照我的设想进行个性化设计。”

博物馆准备装修期间,一则北大招收第二届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创新思维专业研修班的消息,让游卓凡欣喜不已。凭借自身努力,他在全国招收的30名学员中成功占据一席之地。他抓住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展陈设计研究班的学习机会,将专业知识与个人见解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展陈方案。课程结束后,其毕业论文《对非国有博物馆特色展陈设计的思考》被评为优秀论文,为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博物馆设计过程中,游卓凡亲力亲为,力求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这些来自国外的文物,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展陈设计必须深入理解其内涵,不能简单复制。”为了更好地展示型体比较高大的石刻文物,让观众观赏文物时的视角达到完美,游卓凡在制作底座时,让底座适应不同高度的雕刻造像而调整高低,使每个展品的高度在同一水平上;为了突出展品细节,采用一对一精准照明;在整体风格上,融入南亚红砂岩、火焰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经过精心筹备,2019年8月,深圳市梵亚艺术博物馆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作为国内首家以收藏、展示、研究域外古代艺术造像为主的专题博物馆,馆内珍藏着500余件(套)文物,这些文物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均为古代雕刻艺术精品。博物馆设有“贵霜时期艺术”“帕拉时期艺术”“吴哥时期艺术”三个展厅。这里不仅成为古代域外造像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成为深圳市独特的域外文化展现亮点。

薪火相传 在创新中延续文明之光

自开馆以来,深圳市梵亚艺术博物馆艺术精品免费对市民开放,每年还有两次主题特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吸引众多艺术家和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展厅里专注临摹时,游卓凡倍感欣慰。

2024年8月23日,对深圳市梵亚艺术博物馆来说是一个重要时刻:该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评选过程中,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给予大力支持,从政策指导到申报材料整理,都提供了专业帮助。

深圳市梵亚博物馆还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该学院不仅为博物馆的特展提供学术指导,还多次选派研究生、博士生到梵亚艺术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游卓凡被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年度人物,梵亚艺术博物馆在第三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评选活动中荣获“最具特色奖”。

展望未来,游卓凡已经规划好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一方面,继续提升展览质量,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推出更多精品展览;另一方面,计划与国有博物馆等大型机构合作,通过联合巡展等方式,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同时,加强数字化建设,让更多人能够跨越时空,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创办博物馆的这一路,充满挑战,但看到越来越多人走进这里,与千年文明对话,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游卓凡目光坚定,“在深圳龙岗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我愿继续做文明的传播者,让梵亚艺术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