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8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侨报

王冠墨:从追梦者到造梦者

日期:05-07
字号:
版面:第A04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冠墨。

王冠墨与恒利创客区。

工作中的王冠墨(左)。

龙岗融媒记者 何小娟 王毓博 文/图

在龙岗区恒利创客区,王冠墨与浩祐精工创业团队成员正在热烈讨论新产品研发以及推广事宜,以创业导师的身份积极为团队出谋划策。

王冠墨是一名香港青年,2007年,26岁的他跟随父母来到深圳这片创业热土。那时的他或许不会想到,在未来的岁月里,自己在这片热土上完成从创业者到创业导师的华丽转变,成为连接粤港澳青年的一座重要“桥梁”。

从成功创业者到青年引路人

“深圳这片热土处处充满机遇,我的父辈早在1989年就来到深圳从事制造业。怀着挑战自我的想法,我选择深圳龙岗作为创业的起点。”王冠墨说。

在父母创办的传统服装辅料厂打磨八年,王冠墨敏锐捕捉到深圳产业升级的浪潮。2015年,怀揣创业梦想的王冠墨在龙岗创立了深圳市泓利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征程。他将目光投向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成功将自有物业恒利工业园改造为高新产业园区。

2019年,王冠墨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香港青年音乐人丁政凯,被其打造livehouse的音乐理想所打动。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王冠墨敏锐地意识到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的浪潮即将到来。他迅速行动,在自有物业恒利工业大厦打造了约7000平方米的Showhit Livehouse音乐空间,为港澳音乐青年提供发展平台。

2020年,王冠墨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将整个恒利工业大厦改造成恒利创客区,这座2.8万平方米的大厦原是一个纽扣厂,经他精心改造后,设有音乐空间、粤港澳共融青年之家、共享功能室、青年公寓……成为粤港澳青年创业的摇篮。王冠墨的愿景很明确:为文创青年提供高性价比的创业空间,催生融合粤港澳三地元素的文创项目。

“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蓬勃发展,文艺演出和文创产品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从遍地开花的音乐节、音乐会,到风靡全球的泡泡玛特,都印证了这一趋势。龙岗区作为工业强区和文化强区,具备发展文创产业的坚实基础和显著优势。”王冠墨坦言,在打造这个创客区时,他从未考虑过能否回本,因为他的初衷就是让空间物尽其用,为有才华的文艺创作者提供舞台,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

深圳市浩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团队正是这一创客区的受益者之一。在王冠墨的支持下,浩祐精工团队成员得以专注于精品金属类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目前我们研发的千机隼、洛希炮等产品在国内外主要社交平台上都销售得不错。这里园区环境很适合我们这些初创者,可以让我们安下心来搞研发。”浩祐精工创始人徐潇宇的话道出了许多创业青年的心声。王冠墨为这些年轻人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并连接园区内的专精特新工厂资源,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链条。

王冠墨将自己定位为“青年创业者的引路人”。作为浩祐精工的股东之一,他从不干预企业决策,而是在创业者需要时提供帮助。“呵护企业成长”成为他的服务理念。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做法,体现了一位成功创业者对后来者的理解与尊重。

致力改善粤港澳青年创业环境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王冠墨的社会角色也在转变。2021年,他当选龙岗区第六届港澳政协委员;2024年8月,又当选龙岗区海外联谊会新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并加入龙岗区“导师领航计划”导师团。2023年还荣获“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暨“深圳好青年”。

这些年来,王冠墨开始系统性地为改善粤港澳青年创业环境发声,提出了多项建议,如为文创人才提供人才房和创业补贴、增加安居补贴和政府津贴、解决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建立文创人才激励制度等。这些建议立足青年实际需求,体现了他对创业痛点的深刻理解。“这些社会身份赋予我更大的责任,让我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直接与政府部门沟通,将创业青年的想法和成果传递上去,推动相关部门给予更多支持,帮助年轻人扎根深圳。”王冠墨如是说。

2025年2月,龙岗区创业孵化基地在恒利创客区正式挂牌。每月1200元租金补贴、最高3万元就业激励……实实在在的政策,让更多年轻人轻装上阵。王冠墨介绍:“目前园区已入驻40余家企业,并成功孵化了多家成长型企业。随着这些企业规模扩大,对空间需求增加,有些企业搬离了园区,所以我们也在持续引进新的青年创业团队。”

18年,从香港到深圳,从追梦者到造梦者。王冠墨的深圳故事还在继续。在他的蓝图中,恒利创客基地将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成为连接粤港澳青年的重要枢纽。而他本人,也将继续在创业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架起桥梁,为改善粤港澳青年的创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