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侨报

从小作坊到全球“车厂” 看深企领跑全球自行车智造浪潮

日期:03-24
字号:
版面:第Q09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继citywalk之后,cityride正迅速成为城市新兴生活方式。在骑行爱好者尽享城市骑行乐趣的背后,离不开自行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

久裕交通器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裕)是深圳一家专门生产自行车重要零件、花鼓与轮圈的龙头企业,“登陆”三十年,从台湾的一间家庭小作坊“变身”全球中高端自行车零件的领军品牌,产品屡获国际设计大奖和国家创新专利。用企业掌舵者的话说,传统制造业也能逆风翻盘,跻身科创赛道的TOP,得益于深圳深厚的科技创新土壤。让我们走进台湾老牌自行车企业久裕,聆听他们在深圳的创新创业故事。

从“制造”到“智造”

走进久裕的全自动化车间,正中央悬挂着一个招牌“设备不能停”。整条生产流水线都配备了全自动机械臂。在这里,一块块铝柱被精密地雕铸成一个个花鼓外壳。

让企业负责人陈世伟引以为豪的,不止这一整条自主设计研发制作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他向记者介绍,一个不过巴掌大的轴承、花鼓,蕴含着不少“智造”的巧思。久裕精心研发出避免辐丝弯曲的自行车花鼓和自行车花鼓密封结构,能在骑行者刹车时提供必要缓冲,确保在安全前提下平稳停车。该设计荣获2024年“深圳企业创新纪录”,属于国内同行首创。

如今,久裕的花鼓产品覆盖各类型自行车,从儿童滑步车到奥运比赛用车,从共享单车到电动自行车,以及顶级高端自行车,甚至包括沙漠和雪地骑行的专用车型。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球中高端自行车零件的领军品牌,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

陈世伟坦言,这得益于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环境,也得益于时代浪潮中的抉择。

从台湾“小厂”到全球“车厂”

陈世伟是久裕交通器材(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台商在深创业的第二代,从祖父辈起家到他独自掌舵,久裕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传承。

决定登上哪一条航线,闯荡哪一片海域,每一个抉择都对久裕的命运至关重要。从宝岛到大陆,就是他和家族的不二选择。

1971年,一家名叫久裕的工业社在台中县丰原区(现台中市丰原区)创立,厂房面积还不到50平方米。工业社成立时,员工只有陈世伟的祖父母、父母以及其他两个朋友。

1992年,深圳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而久裕也紧跟春天的脚步来到深圳。

“我之前一直在思考,公司在大陆的重心放在哪里会比较好,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深圳。”陈世伟说。

扎根深圳三十余年,依托深圳的营商环境、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久裕从台中“小作坊”跃升为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又从这里强势闯入全球市场。

随着两岸交流持续升温,深圳吸引了众多台企落地生根,台商台胞们都不约而同地点赞深圳营商环境。

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办事速度快、产业链完善,是陈世伟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印象。“深圳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是一座既没有之前的包袱,又朝着高科技发展,对人才培育下决心的城市。出去外面讲我从深圳来的,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据深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