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成维权重灾区,你“踩雷”了吗?
日期:03-18
龙岗融媒记者 杜和平
近日,市民陆女士反映,自己在某驾驶培训机构购买了价格6380元的培训套餐,并预付2500元。后想放弃驾照考试,与商家协商退费一事,商家却拒绝退费,最终预付费用打水漂。陆女士就此投诉到龙岗区消费者委员会(简称“区消委会”)。
记者从区消委会获悉,2024年,龙岗区共收到消费投诉91361宗。其中,预付式消费类投诉占比约30%,成为消费者维权“重灾区”。近年来,预付式消费行为侵害消费权益的现象日益突出。龙岗区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不少问题得到解决。
去年底,市民吴某在龙岗中心城一美容美发店洗头发时,店员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医疗仪器为其点去90个扁平疣,收费高达4000元。为推荐办卡,工作人员称,只要充入5555元会员费,本次治疗费可减至1000元。为节省支出,吴某当即办了卡。事后,吴某认为商家有欺骗行为,遂诉求退还卡内余额4555元。双方协商无果后,吴某向区消委会投诉。
区消委会马上介入调查,商家称,当时为吴某提供服务的是外聘人员,跟店里是合作关系。现在吴某要求退费,那么之前已服务的项目就要按原价收取,不可能退4555元。最终,在区消委会的介入下,涉事商家退还吴某4000元。
区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付式消费十分常见,常用于美容美发、健身瑜伽、教育培训等行业。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要谨慎选择商家,切忌过分相信商家的低价宣传,严防消费陷阱。同时,办卡消费要理性,切勿一次性充值过多,承担不必要风险,避免陷入商家卷款跑路圈套。如产生消费纠纷,请先与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理性维权。消费者要牢记消费秘诀:慎选择、多衡量;莫轻信、细审查;留凭证、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