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龙岗区关工委”)正式成立。25年来,龙岗区委担纲统筹,为全区关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龙岗区关工委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不断在探索中前进、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近年来,龙岗区关工委健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关工组织1200多个;组织起一支2661人的“五老”队伍;打造了一批关爱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品牌项目,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荣获“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中国关工委“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先后4次、省关工委名誉主任张帼英先后10次、省关工委主任林木声先后2次到龙岗调研指导,充分肯定龙岗关心下一代工作并提出殷切期望。
龙岗融媒记者 张鹏
乙巳新春正月初二,传统非遗民俗大戏平湖纸龙舞在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区“按时上演”。当地青年舞动着由竹木骨架蒙裱牛油纸制成的“神龙”游走于街巷中,为新一年祈福。
近年来,在平湖街道平湖纸龙舞“五老”工作室传承代表人刘旦华的挖掘和发扬下,这项省级非遗表演受到了越来越多青少年儿童的追捧与喜爱,成为平湖的一张文化名片。
平湖纸龙舞“五老”工作室是龙岗区关工委“五老”队伍建设品牌之一,也是龙岗区关工工作20多年来不断创新发展的一幕缩影。在这期间,“春风化雨育新苗 秋深枝头结硕果”的精彩故事在龙岗不断上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龙岗区关工委成立以来,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关心关爱下一代茁壮成长、加强红色教育、创新品牌活动、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让更多“五老”老有所为,共同为祖国下一代培土浇水,让未来的“花朵”向上、向善健康成长。
初心不改担使命
在龙岗区四季花城社区“心益轩”公益心理咨询工作室,“知心爷爷”李世超正在为前来咨询的家长答疑解惑。就在这个方寸之间的工作室内,李世超十年如一日通过开展一对一咨询、心理沙龙、父母读书会等特色服务,联通学校、家庭、社区,帮助社区青少年打开心灵的窗户,走出心理困境。
像李世超一样余热生辉的“五老”,在龙岗区并不鲜见。目前,全区共有在册“五老”2661名,这些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听从党的召唤,退而不休、无私奉献,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持续发光发热。
李世超所在的“心益轩”公益心理咨询工作室是龙岗区关工委推出的专业化“五老”工作室之一。2018年,龙岗区关工委以“党建带关建”为指导方针,在全区推动专业化“五老”工作室建设,构建“关工委+关工小组+‘五老’工作室”工作模式,并统一全区专业化“五老”工作室建设标准,为“五老”发挥余热和创建品牌搭建平台。
在龙岗街道,结合特色文化资源,舞麒麟工作室坚持每年举办青少年暑期麒麟班,招募社区青少年学习舞麒麟和武术,并通过讲座、培训、展演等方式常年推广舞麒麟文化,服务青少年近万人次,引导青少年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吉华街道,由“全国技术能手”吴庆国等牵头的玉石雕刻工作室,为从业学徒提供玉石鉴定、工艺品雕刻和互联网营销等培训课程,培养优秀青年玉石文化从业者;在布吉街道,以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成立的大芬“壹贰·叁”油画工作室,牵头人蒋庆北坚持每周为特殊青年画者进行公益油画技术培训,120余名学员中已有80%实现自食其力。2024年10月,龙岗区“壹贰·叁”油画“五老”工作室入选2024年全国“五老”工作室优秀案例,为广东唯一。
截至2025年3月,龙岗区已创建各级专业化“五老”工作室18个,累计开展公益服务活动4292场次,受众约20万人次,为培养教育青少年凝聚起强大的“银发力量”。
当好引路人,老有所为写春秋。2014年,龙岗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宝贵的政治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等优势,组建起一支由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企业退休人员组成的“五老”宣讲团。截至2025年3月,宣讲团共有20位讲师,涉及思想引领、家风家教、医疗保健、心理健康、法治、安全、科普等多个领域。
宣讲团成员积极奔走在校园内外、活跃在社区社会,为广大青少年传授思想引领、家风家教、心理健康、医疗保健、营养指导、成长提升、法治安全、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等9大类课程。自成立以来,宣讲团共开展宣讲130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及家长13.5万人次。
此外,龙岗区关工委还联合成员单位、街道等,形成了“1+11+N”的宣讲队伍体系,截至2025年3月,已建立5个街道级宣讲团,以及龙岗公安分局老警官讲师团、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宣讲团、卫健局退休专家宣讲团等宣讲队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默默奉献,用满腔赤诚和不变初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龙岗“新苗”。
关爱服务助前行
每逢节假日,位于吉华街道的甘坑古镇就会迎来大批游客。凭借充分挖掘客家文化内涵,以“文化+旅游+科技”理念蝶变后的甘坑古镇,成了大湾区游客亲子研学旅游的目的地之一。
负责开发运营的华侨城文创投资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成立了关工委组织,这也是近年来龙岗区关工委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不断下沉基层,服务触角向企业、园区、社会组织等延伸的代表之一。该关工委组织充分利用甘坑古镇文化教育区、科技启智区、手艺制作区、农业体验区等功能区域,综合展示运用甘坑炮楼文物、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客家民俗文化陈列等,为青少年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关爱服务。
事实上,龙岗区关工委扩大关工组织网络覆盖的探索从2009年就已开始。当年7月17日,龙岗区首家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龙城街道赐昱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广东省第二家民营企业关工委机构。
自此,企业关工委建设在龙岗区全面铺开:位于南湾街道的联创科技集团同样是全市第一批建立关工委组织的民营企业之一。联创集团关工委从“三个共享、三个融入、三个服务”入手,取得了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提高了关工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自企业关工委成立以来,企业员工流失率从13%一路降低且稳定在8%。”联创科技集团关工委副主任王海说。
2021年,龙岗区关工委再次领全市之先。当年10月,区投控集团、区城投集团、区产服集团、区金控公司、区融媒集团五家区属国有企业关工委集中揭牌,这也标志着龙岗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属国有企业关工委组织全覆盖。
深圳市嘿桃志愿服务发展中心是位于园山街道的一家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一直以来致力于社会青年公益服务事业。2020年10月,在龙岗区关工委的指导下,嘿桃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关工委揭牌成立,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全区基层关工委工作渠道和工作阵地,更为“公益+创业”模式下青年及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搭建了新平台。
截至2025年3月,龙岗区共成立企业关工委503家,覆盖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公司,以及园区、商圈、商业楼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领域。其中,区属国企和社区股份公司实现关工委组织100%全覆盖。同时,龙岗区关工委自2012年起开展基地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授牌“青少年培养示范基地”34个,包括7所学校、7个社区、4个园区、7家企业、7个社会实践场馆、1个主题公园、1个协会,依托这些阵地开展参观研学、主题实践、培训讲座等多类活动。
匠心打造关爱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崛起的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成为这座城市亮丽的名片。龙岗区地处深圳东部,是全市的产业大区,汇聚着众多企业、园区。青年员工是企业的生力军,员工生活、工作和发展需求进入了龙岗区关工工作视线。
天安云谷园区目前入驻企业700余家,包括华为、贝兰德、世强先进、安奈儿、艾比森等知名企业,聚集员工5万余人,7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园区关工委根据他们学历高、创新能力强、工作负荷大等特点,把工作重点聚焦于开设“四点半学校”及展开亲子互动、香港游学等活动,使不少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
在青年员工聚集的中浩工业城,员工们对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充满渴求,园区关工委为此开办了技术培训班、技能老手“传帮带”、“1+1培训计划”等,为千余青年员工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园区关工委还通过成立虚拟大学园,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联合办学,百余名一线工人取得大专学历,数十名青年员工获软件工程硕士学位。
为青年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帮助青年员工学习提升,这样的“福利”源于2017年龙岗区关工委实施的“青春助跑”十大品牌工程。当年,区关工委通过“实地走访+大数据分析”出台《龙岗区园区“青春助跑”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成为园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力抓手,从思想文化、职业成长、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文体娱乐、婚姻家庭、子女成长、环境融入、法治教育和榜样带动等10个方面开展青工关心关爱活动,服务覆盖全区580多家企业、10.51万人次,形成了叫得响的工作品牌。
“我们始终以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核心,将品牌建设作为推动龙岗区关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龙岗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幸福驿站”就是暑期专门为留守儿童来深打造的关爱品牌之一。
2023年8月,来自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的刘雨晨小朋友在龙岗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来到了家人工作的地方,并报名参加了龙岗区关工委“幸福驿站”关爱来深留守儿童暑期公益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我学到了新知识、认识了新朋友,回到家乡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结营仪式上,刘雨晨说。
自举办关爱来深留守儿童“幸福驿站”公益夏令营近十年来,活动覆盖16个工业园区,服务来深留守儿童804人,让暑假来深与父母团聚的青少年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温暖。
观察眼
弦歌不辍育新人
2015年8月,来自龙岗大芬村的青年女画家傅小兰个人画展,在位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文化馆举行,所展现的中国特色题材作品受到了当地广泛关注,傅小兰也成为第一个在高更的精神家园办展的中国女画家。而在距离法属波利尼西亚1万公里的大芬村,傅小兰有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大芬维纳斯”。她自幼因意外落下重度残疾,却用两只手指自学绘画,2003年,她来到大芬村“壹贰·叁”画室学习,自此绘出了自己绚烂的人生……
“壹贰·叁”是大芬村一间特殊的画室,名字的来源正是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园区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蒋庆北是画室创办人,谈及成立这个画室的初衷时,他很实在地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凭借着这份初心,在蒋庆北的带动下,李济勇、李铁香、谢非、王同行、尚波等一批“五老”画家积极加入,一个10人左右的美术专业“五老”工作团队正式组建,也开启了一段17年的关爱帮扶之旅。截至2024年10月,该工作室累计为120余名学员提供免费培训,也为这些特殊青年画者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真情化育洒春雨,滴进心田焕彩虹。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五老”恪守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他们以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关爱青少年成长,谱写了“大手牵小手”的动人篇章。
在联创科技集团的展厅内,一个以红军长征为主题制作的多媒体沙盘前,集团关工委主任赖伴周正在为青年员工讲述红军革命故事。他是集团关工委典型的“五老”,也是广东省劳模。在赖伴周的讲述中,青年员工追寻着先辈红色足迹,将革命历史铭记于心,红色基因接续传承。
联创科技集团创建于1993年,从最初的代工制造到如今的科技转型,企业与龙岗共成长。2009年,企业关工委成立后,始终坚持发挥“党建带关建”作用,以“关工+科技”“关工+人才”“关工+文化”三个融合不断做实关爱青年员工及家人和子女,为员工安心工作解决后顾之忧。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广阔舞台上,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代表的“五老”人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龙岗,2661名“五老”汇聚成点点星光,汇聚起股股爱的暖流,呵护着下一代成长,守护“春蕾”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