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侨报

群贤毕至 引领技术前沿

日期:02-24
字号:
版面:第Q08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展开讨论。

深圳侨报记者 尹萌 通讯员 马明霞 文/图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了“国际人工智能论坛”“AI赋能商业论坛”“AI赋能理工学术论坛”“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论坛”“人工智能医学论坛”五大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其在商业、理工、医学和数据科学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国际人工智能论坛:共话学科建设及未来发展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首个重磅学术活动,国际人工智能论坛于2月13日上午在冼为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界和业界领军人,百余名大咖汇聚一堂共探学术前沿,共话学科建设及未来发展。

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范剑青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徐宗本教授及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教授带来主题报告,聚焦“大模型的极限架构与极限理论”及“智能的本质探索”两大核心议题。

AI赋能商业论坛:探索人工智能驱动商业创新

2月13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主办的“AI赋能商业论坛”成功举办,共吸引超过150名来宾参与。论坛邀请了本院学者和业界领袖共同参与。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三位教授:申睿、贾建民及姜正瑞与深圳标普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华为前副总裁/海外区域总裁杨蜀先生,筷子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快决测科技联合创始人陈万锋先生,苏州语灵人工智能科技 Dify.ai商务总监赵清卿先生担任本次论坛演讲嘉宾。

本次论坛共设置三大平行主题论坛板块,深度聚焦商科领域中的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以及信息系统学等方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商业多元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前景,旨在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驱动商业创新的更多可能性。

经管学院寿碧英教授担任论坛总主持人,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教授致开幕辞。经管学院的王亚坤教授、任启天教授和陈琛教授分别担任主题论坛一、二、三的主持人。

杨蜀先生和申睿教授分别围绕“BPai国内领先的企业经营大模型&智能体”“机器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在会计学和商业分析中的应用”的主题展开演讲。陈万锋先生和贾建民教授分别以“AI重塑内容商业工作流”“AI@营销:应用趋势”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赵清卿先生及姜正瑞教授则分别围绕“普通职场人如何拥抱AI”“信息系统领域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开发和学术研究”的主题发表了独特见解。演讲嘉宾与现场来宾在问答环节中就“AI的准确率”“AI对艺术产业的影响”“在AI发展的大背景下年轻人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AI赋能理工学术论坛:展现行业发展广阔前景

2月13日,“AI赋能理工学术论坛”在冼为坚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主办,特邀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胡祥恩教授、清华大学张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俊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庞龙刚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叶涛教授,以及本校理工学院林天麟教授、俞江帆教授等校内外顶尖学者出席。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物理、化学、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的交叉创新,议题涵盖核物质状态方程研究、机器化学家开发、锂键化学驱动的电池技术突破、智能机器人应用及边缘端AI运算优化等热点方向,充分展现了AI技术赋能理工学科发展的广阔前景。

论坛由理工学院执行副院长肖博文教授、助理院长吴辰晔教授,以及周凯教授、李维唐教授共同主持。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院士在开幕辞中指出,理工学院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智能能源等领域。学院的工程团队与众多企业开展合作,相关应用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更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理工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持续推动AI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庞龙刚教授围绕“人工智能与核物质状态方程”展开学术分享,江俊教授介绍了“理实迭代驱动的机器化学家探索”,张强教授则带来了“锂键化学与AI启发的电池创新技术”专题报告。在短暂的会场讨论后,理工学院的林天麟教授和俞江帆教授分别就“智能自由形态通用型机器人”和“新一代医学中的智能微型机器人”进行了精彩阐述。最后,叶涛教授以“人工智能运算在边缘端的加速与优化”为主题,深入探讨了AI芯片技术的前沿发展,将论坛氛围推向高潮。

理工学院副院长(科研)帅志刚教授在闭幕总结中强调未来应更加重视人工智能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帅志刚教授希望师生们能够紧紧抓住当前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的宝贵机遇,共同助力理工学院迈上新的台阶。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论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2月13日下午,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主办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论坛”顺利召开。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数据科学学院的八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数据科学中的应用、发展趋势以及前沿技术。论坛旨在为与会者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见解,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论坛由数据科学学院吴保元教授与武执政教授共同主持。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紧密结合及其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后,陈子忠教授与贾奎教授分别以“FT-BLAS:一个具有容错功能的基础线性代数库”和“具身智能实现路径之Sim2Real篇”为题作主旨演讲,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思路。王本友教授、方一向教授、武执政教授、孙若愚教授分别围绕“平民化大模型应用”“基于知识图谱的大模型检索增强技术研究”“通用语音基座模型研究进展”及“理解和设计大模型训练算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详细报告,展示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

论坛最后,与会专家围绕“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深入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挑战、发展机遇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与会者积极交流,分享了各自的观点与经验。

人工智能医学论坛:探讨人工智能和医学教育等主题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医学论坛于2月13日下午在道远楼举办。医学院院长郑仲煊教授、执行副院长徐志豪教授担任论坛联合主席。本论坛旨在强调将人工智能和高阶技术融入医学领域,汇聚海内外医学界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以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学教育等主题。

论坛设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环节: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赵伟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院长郑仲煊、多伦多联合医疗系统数据科学与高级分析副总裁Muhammad MAMDANI、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叶哲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王本友分别作“从微创到腔内外科机器人的发展”“医疗与医学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我们准备好了吗?”“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迈向值得信赖的医学大型语言模型——华佗GPT的实践”。随后,香港机器人外科学会会长赖俊雄加入圆桌讨论环节,受邀嘉宾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和独特见解,并与现场观众互动,讨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