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张宇纯 文/图
今年农历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连日来,海外深圳人积极参与或组织新春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庆中国年,共享欢乐。
西班牙深圳总商会:
推出美食摊位 传递新春祝福
新春巡游、逛庙会、看大戏、尝美食……近日,“与巴塞罗那共庆新春佳节”活动在巴塞罗那举行,西班牙深圳总商会组织会员参与新春巡游,并推出特色美食摊位,向海外华侨华人传递新春祝福,向当地居民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今年是“与巴塞罗那共庆新春佳节”举行的第12年,汇集了35个中西团体组成的嘉年华盛装巡游队伍,搭建了历届最大的演出舞台,46个文化和餐饮摊位组成最大面积的庙会场地。西班牙深圳总商会组织会员穿着唐装亮相,成为巡游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总商会还组织了一支由中西两国青少年组成的舞龙队伍,以传统舞龙的方式庆祝新年,将浓厚的中国年味传递给在场观众,象征着中西文化友谊的进一步深化。
庙会现场同样人声鼎沸,40多个摊位展示了丰富的中华美食,包括糖葫芦、饺子、肉夹馍、关东煮和奶茶等。西班牙深圳总商会推出了特色美食摊位,供应纯手工饺子和缙云烧饼,深受食客们喜爱。
此外, 在巴塞罗那凯旋门主会场的舞台上,一场汇聚中西文化的文艺汇演轮番上演。活动不仅包括汉服表演、扇子舞、腰鼓舞和太极拳等传统中国节目,还融入了加泰罗尼亚的叠人塔舞蹈和哥伦比亚舞蹈等,充分展现了巴塞罗那的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
法国深圳总商会:
弘扬传统戏曲文化 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近日,由法国广东会馆、法国深圳总商会、法国华人贸易促进会、法国东莞商会共同主办的“戏曲故事——2025迎新春巴黎第二届新春戏曲演唱会”,在巴黎Colonne剧院举行。200余名旅法华侨华人及当地民众共赏中国传统戏曲,同庆蛇年春节。
在时长近2个小时的演出中,现场共演出包括《天女散花》《空城计》《贵妃醉酒》《打龙袍》《智取威虎山》等在15个节目,覆盖京剧、越剧、川剧、黄梅调、现代京剧、花鼓戏、河北梆子等多个类型。演职人员们细致的装扮、精湛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压轴节目《今日痛饮庆功酒》中,全体演员集体登台合唱,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演出结束后,现场嘉宾与演职人员及观众合影留念,大家在亲切友好的环境中交流戏曲知识和表演技巧,搭建中法友谊桥梁。
澳大利亚深圳联谊总会暨总商会:
欢歌笑语庆新春 金蛇欢腾过大年
近日,澳大利亚维省湖南同乡会暨商会与澳大利亚深圳联谊总会暨总商会携手在Glen Waverley Community Center举办了一场春节联欢活动,200多名华侨华人欢聚一堂,共庆新春。
活动现场,烤全羊自助餐香气四溢,各类美食、饮品、水果、零食应有尽有,为到场宾客献上了一场味觉盛宴。《过年好》《恭喜发财》等歌曲循环播放,四处喜气洋洋,节日氛围浓厚。
联欢会上,来自湖南和深圳的文艺爱好者们纷纷上台,献上精彩纷呈的节目。《好运来》《灯火里的中国》等歌曲深情款款,唱出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小朋友们表演的《Chachacha》《Jive》等舞蹈更是活力四射,萌翻全场。
此次活动还特设互动区域,让参与者更深入地体验春节文化。书法家王石夫及祁献军、画家蒋定文现场挥毫泼墨,书写“福”字,将新春祝福送给每一位来宾。两社团还为现场的小朋友准备了春节红包和精美的国风掐丝珐琅挂件,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旅美深圳人:
举办系列庆祝活动 年味儿越来越浓
猜谜、剪纸、捏面人、写春联……蛇年春节期间,旅美深圳人参加系列庆祝活动,热热闹闹过大年。“国内怎么过年,我们这儿就怎么过年。”深圳市海外交流协会海外名誉理事、纽约社团华人联席会执行主席陈梅感慨地说。
陈梅旅美已42年。据她介绍,尽管华人群体早已是美国和纽约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美国华人庆祝春节的方式在近几十年时间里仍经历了巨大变迁。40多年前她刚到美国时,过年能和中国同学一起包一顿饺子就已经觉得比较隆重和感动。最近20年,纽约华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好,从腊八到小年,从除夕到初五,华人社团会“排队”举办各类活动,华人的花鸟市场和超市里的年货柜台也人气十足。
皇后区的法拉盛是纽约华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陈梅说,除夕前一天,法拉盛已经热闹到“走不动路”,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布满了各类中国红的装饰,餐馆的年夜饭也都订满,气氛几乎跟中国国内没有区别。
“过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吃团圆饭,但过去美国基本不在春节放假。学生可以请假回家,但是算旷课。”陈梅说,随着春节在近些年成为纽约公立学校的法定假日,华人孩子除夕、初一都可以放假在家,成年人也可以请假过年,市面和家里的年味都越来越浓。与过去“包饺子就算过年”相比,现在美国高校也会举办很多春节活动。中国春节的影响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