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新时代法院派驻纪检组工作应强化监督效能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治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法院派驻纪检组肩负着强化司法权监督制约、维护司法廉洁公正的重要使命。随着司法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不断变化,派驻纪检组工作也遭遇诸多新挑战,唯有主动适应、积极破局,方能更好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一、应对监督对象与内容的复杂性,深化全流程精准监督

新时代司法权运行的专业性、综合性持续增强,新型案件层出不穷,信息化办案手段广泛应用,给派驻监督带来多重挑战:一方面,审判执行、涉案财物管理、干部选任等领域的权力运行更趋隐蔽,廉政风险点呈现出“嵌入业务流程深、跨部门联动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干警履职行为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传统监督方式难以覆盖“数据跑路”“线上操作”等新场景。

对此,派驻纪检组需聚焦司法权运行关键环节,构建“嵌入式”全流程监督体系。要紧扣审判权核心,加强对案件立案、审理、裁判、执行全周期的监督,重点关注类案法律适用、执行案款规范管理、司法鉴定评估公平性等关键领域;针对执行权运行,紧盯财产查控、处置、分配等节点,防范权力寻租风险。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监督手段,依托法院审判管理、执行指挥等平台,对办案流程、数据异常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实现监督从“人工盯防”向“智慧赋能”转变。

二、突出警示教育与纪律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廉洁教育渗透力

当前,法院干警思想观念多元,成长经历、认知特点存在差异,传统“大水漫灌”式的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存在吸引力不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较难真正触及干警思想深处。部分干警对纪律规矩的认知停留在“被动遵守”层面,尚未形成“自觉践行”的内在动力。

提升教育实效性,需推动廉洁教育从“粗放供给”向“精准滴灌”转变。一方面,整合廉政教育资源,分层分类开展教育:针对新入职干警,突出纪律规矩“启蒙式”教育,通过入职廉政谈话、廉政知识测试等,扣好廉洁从警“第一粒扣子”;针对中层干部、办案骨干等“关键少数”,聚焦权力观、政绩观教育,通过专题廉政研讨、纪律案例深度剖析等,引导其带头严守法纪底线。另一方面,创新教育形式载体,用好新媒体平台,制作贴近法院工作实际的微视频、动漫短片,将纪律要求、廉洁理念融入生动场景;结合红色文化、廉政文化资源,组织干警开展实地教学,让教育既有“刚性约束”又有“情感共鸣”,推动纪律意识入脑入心。

三、完善制度机制与协同监督的联动性,构建常态长效监督格局

制度建设是监督工作规范化的根本保障,但当前部分监督制度存在“滞后于实践”“协同性不足”等问题:一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未能及时跟进司法改革新举措,对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制约力度不够;派驻纪检组与纪委监委机关、法院内部督察、政工等部门的协同监督机制,还存在信息共享不充分、联动发力不顺畅的情况,影响监督整体效能。

强化制度保障与协同监督,要做好“建章立制”与“协同联动”两篇文章。在制度建设上,聚焦司法权运行新情况,细化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各岗位权责边界;动态排查廉政风险点,针对新型腐败问题,建立健全涉案财物数字化管理、干警对外交往行为规范等制度,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监督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情况与干警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在协同监督上,深化“室组”联动机制,加强与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的工作对接,借助专业力量提升监督质效;强化与法院内部督察部门、政治部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查等机制,形成“派驻监督+内部监督+政工监督”合力,推动派驻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