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巨幅国旗,高高悬挂在教学楼前。鲜艳的五星红旗下,2200余名师生庄严肃立,学习宪法知识,聆听国旗故事,共抒爱国情怀……9月29日上午,南京市人大机关与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南师附小,联合组织首场“天安门国旗进校园”主题活动,以一堂“国旗下的思政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天安门广场升挂过的国旗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载体。我们选择在国庆前夕组织这场主题活动,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切身感受国之威严、旗之风采,从而牢固树立‘国旗是国家象征与标志,代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认知,培养他们‘尊崇宪法、护卫国旗’的坚定信念!”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9月29日9时,南师附小操场上,2200余名师生集体肃立。南京市宁海中学“曾联松国旗护卫队”在升旗台站立,“国旗下的思政课”正式开课。
南师附小创办于1902年,是一所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同宗同源的小学,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教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多项“国”字号荣誉。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著名教育家斯霞曾在南师附小任教63年。以她名字命名的“斯霞奖”是南京奖励教师的最高荣誉。
“斯霞老师在60多年的教学中,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天安门国旗进校园’首场主题活动之所以选择在南师附小组织,既是以此向人民教育家、全国人大代表斯霞老师致敬,更是希望依托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进一步凸显和放大主题活动的社会效应。”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是宁海中学1936届校友。为传承好国旗文化,厚植爱国情怀,宁海中学于2021年成立了“曾联松国旗护卫队”。2023年11月,“曾联松国旗护卫队”被命名为南京宪法公园国旗护卫队,担负南京宪法公园重大活动的升旗任务。
“第一次看到来自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爷爷母校的‘国旗护卫队’,到我们学校现场升国旗,既感到特别亲切,又感到十分自豪。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要和同学们一起爱护好我们的国旗,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五年级12班的少先队员王雨凡说。
“同学们,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专用国旗。它是2022年12月4日,也就是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当天,在天安门广场升挂的那面国旗。就在那一天,南京宪法公园建成开放。”活动现场,随着讲解员杨卉卉手指方向,一面足有一层楼高的巨幅国旗映入大家眼帘。
这面五星红旗长5米,宽3.3米,是目前全国最大尺寸的国旗。“这面国旗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因具有唯一性,全国很多地方都希望获赠这面国旗。”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11月15日,北京市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将这面国旗赠予南京宪法公园,编号为“第2022-0162号”。当年12月4日,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当天,这面国旗正式“落户”南京宪法公园。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主题活动进入尾声时,现场同声高唱《歌唱祖国》,将此次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举行这样的活动,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同学们从小牢固树立爱国意识,不断增进对五星红旗的认知,对祖国光辉历程的了解,更加坚定‘做担当有为好少年、做民族复兴接班人’的理想信念。”南师附小校长郭东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