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海门入选全国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试点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A03版:市场监管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公布首批全国50个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名单,南通市海门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成功入选。该试点旨在融合认证共性服务需求,创新质量认证服务模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是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重要举措。

质量认证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质量认证是市场“信用证”“体检证”“通行证”,在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中作用关键。国家认监委在《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指出,要以质量认证服务促进企业壮大、产业强链、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南通市市场监管局聚焦“616”产业体系需求,在各县(市、区)遴选10条重点产业链,按“一链一策”确定链长单位、链主企业及技术支撑机构,创建质量创新联合体。同时,调研产业链情况,梳理难点痛点,形成问题清单,编制认证图谱与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产业积淀海门船舶海工筑坚实基础

“船舶海工”是南通的地标产业之一,日益成为南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此次海门区能入选试点,正是源于这一重要的产业基础及其在船舶海工领域的深厚积累。该区拥有沿江、沿海两大产业基地,辐射超100平方公里,覆盖企业超200家,全球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中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等“国之重器”均在此诞生。2024年10月,海门举行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8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今年1-8月,船舶海工规上企业开票销售102.6亿元,同比增长49.5%。目前,海门区已集聚招商局重工、中远重工等重点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生态,企业正加速绿色低碳、数字智能转型。

模式创新打造“质量认证+”示范样板

此次试点中,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指导海门区构建“政策引导+机制协同+资源支撑”推进模式,融合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绩效。同时,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制定认证解决方案,以“质量认证+”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技术支持,加速技术创新转化。

向全球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关键期,海门区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将以试点为契机,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高端引领”跨越,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海门样板”“南通经验”,为南通建设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