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珊珊)近日,启东市法院民一庭受理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原告为江苏省某大型建筑公司,被告为某大型外资企业,双方因项目签证、工程质量、延误工期损失等方面产生分歧导致工程余款迟迟未能最终确认。诉讼中,双方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为促进案件纠纷实质性化解,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邀请启东市建筑行业协会参与现场勘察、共同调解工作。收到法院委托后,启东市建筑行业协会高度重视,迅速抽调资深专家、高级工程师组成专家组,与启东法院审判团队召开“碰头会”,全面熟悉证据材料,共同制定出“专业先行、沟通为辅、法理为基”的调解策略。
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法院审判团队与专家组围绕项目变更、渗漏水等核心争议进行现场勘验,通过逐一拍照取证、技术核查等方式,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进行了客观记录和专业评估,初步明确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修复方案、初步造价等事项,为下一步调解筑牢基础。调解中,专家组采取“背对背”与“面对面”相结合方式,认真倾听各方诉求,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将复杂的工程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逐步消弭分歧,促进当事人重建互信。
最终,在法院和启东市建筑行业协会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就项目变更中的部分计价原则、质量问题处理等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争议金额大幅缩小,接下来双方将进一步细化最终调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