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翟玉杰 邢轲庆)近日,东台市法院头灶法庭依托“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妥善调处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促成双方一次性结清52万元欠款,让“两难”变“双赢”,助推辖区涉企纠纷实质性化解,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司法动能。
据悉,2021年3月起,被告A公司多次在原告B公司处采购蔬菜,后A公司仅给付部分货款,截至2024年尚欠54万余元,B公司多次催要未果后诉至法院。
审理过程中,A公司认为B公司所供部分蔬菜存在质量问题,对货款金额不予认可,拒付货款。B公司则认为A公司没有在合理时间内提出蔬菜质量问题,现又无证据证明。双方各执一词,分歧较大。
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原来长期合作,如一判了之,既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不符合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为此,承办法官在查明货款金额后,本着一次性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理念,多次组织原被告双方沟通协调,积极缓和双方对立情绪,深入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告知A公司要在合理期限内提出质量问题或保留相关证据,同时阐明拒不履行合同义务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最终,在承办法官的耐心协调下,B公司主动减免部分款项,A公司同意一次性给付货款,签订协议后,当场将52万元货款汇至B公司账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