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培育高素质法治人才 服务区域法治和地方法治建设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韩业斌 王晓燕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定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法治实践、中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不断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走向深入。南通大学法学院作为南通地区唯一一所法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育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法学综合教育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服务区域法治和地方法治建设,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提高法治人才培育质量

南通大学法学院积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选派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作为法学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参与度高,教师授课积极,准备充分,课堂效果良好。学院积极创建法学专业数字化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数字技术推动实践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创新变革,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新路径的全面铺开积累方法经验。学科建设成果《数字化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在2024年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进行介绍,全省近30所大学法学院系参与了交流,该成果荣获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学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为契机,不断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法学专业学生连续荣获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策划大赛(2022)一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2023)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红色专项)特等奖,第七、八、九届全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一等奖及二等奖共四项,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2024)三等奖等优秀成绩。

积极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工作,提高法治人才培育水平

南通大学法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和经验研究”的研究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课题中去,完成近二十万字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经验总结》书稿,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领会和理解,提高了学院教师的法治理论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奠定理论基础。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契机,学院老师发表多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的高层次学术论文,在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等10多项,涵盖科学立法、劳动法治、域外法治、区域法治等相关内容,提高了学术影响力。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传播方面,学院教师多次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会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会。2025年5月,学院教师赴南京参加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江苏高校新文科大讲堂,聆听学习了著名法学家公丕祥教授主讲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术报告。学院教师连续五届参加江苏省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提交论文并做大会报告,取得良好的学术效果。

积极参与区域法治建设,提高法治人才服务区域法治发展能力

2024年7月,学院与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育提供智力支持。学院还与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共建活动,聘请“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优秀法官为兼职教授、实习导师,提高人才培育水平。学院还与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共建立法基地,全程参与《南通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起草工作,就《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近十部草案提出专家建议,得到江苏人大常委会和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肯定。学院教师担任南通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南通市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工作指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修订,作为专家组组长审议《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核指引》,为地方经济社会与法治建设建言献策。学院党员教师和北京盈科(南通)律师事务所、江苏联盛(南通)律师事务所等积极开展联合党建,提高了教师服务地方法治实践的能力。学院老师参加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小候鸟”法治课堂教育活动,指导学院与市司法局共建的“通晓法”法治宣传品牌建设,让法治春风吹遍江海大地。(作者分别系南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南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