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法院“白名单”成优化营商“金名片”
日期:09-26
本报讯(通讯员 杨薇薇 记者 王晓红)“同志,我想对他们这个账户进行保全,你看看我这个材料行不行?”因与江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而向连云港市赣榆区法院提起诉讼后不久,某房屋技术研发公司代表来到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申请对被告企业银行账户内的20万元现金进行保全。
按照以往流程,原告需对该笔保全提供担保,这对于正处于技术研发关键期的企业而言,无疑要占用宝贵的现金流。原告公司作为当地深耕移动式房屋技术研发的科技先锋,已成功入选赣榆法院首批涉诉“双免保”企业白名单。
所以在此次诉讼中,赣榆法院依据白名单制度,对某房屋技术研发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在立案环节即由专人负责对白名单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同等条件下,优先受理审查企业提交的立案申请材料。当原告公司提出保全申请后,法院直接豁免担保程序,在受理申请后及时高效完成保全裁定,切实节约企业诉讼成本,提高企业诉讼效率。
“白名单制度是为诚信企业量身定制的诉讼快车道!”某房屋技术研发公司的王总激动地说。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通过白名单制度,企业不仅省去担保环节,更在诉讼效率上实现质的飞跃,让企业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等方面。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4年9月,赣榆法院就正式出台《关于建立涉诉企业“双免保”白名单制度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试行)》,创新推出诉讼保全免担保、财产保全免强制措施的“双免保”企业白名单机制。这一制度让首批入选的企业率先尝到了甜头。
白名单企业作为原告时,可以视情况免于担保;作为被告时,可以视情况适用免保措施,既能充分保障保全申请人的合法期待利益,同时确保被保全人不会因法院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而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双赢共赢。上述两起纠纷的妥善处理,不是纸上的优惠政策,而是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司法温度。
如今,赣榆法院的白名单制度已成为区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张“金名片”。通过智能识别守信企业,在立案、保全、执行全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真正实现“让诚信者一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