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张曦:晨曦星夜 照亮通途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傍晚,江阴市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大屏的荧光照映着张曦的脸颊。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向窗外——虹桥路的灯亮了,车流像金色的河缓缓流淌。今年,已是他在交通管理一线的第十七个年头,从路面“追光者”,到事故组“破局者”,再到指挥台“守夜人”,晨曦星夜,他的身影始终定格在城市交通脉络中,如同一盏长明的路灯,照亮群众的平安通途。 张曦,43岁,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江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指挥中心一级警长,曾获个人嘉奖4次。 追光者:在人潮车流里读懂“温度” 2008年夏,刚穿警服的张曦在虹桥路口执勤,40多摄氏度高温下,两辆电动车蹭撞引发争执,他上前询问却被争吵打断。师父老王赶来,先帮当事人捡菜安抚,再轻声劝导,很快化解矛盾。回队时老王叮嘱:“交警的‘法槌’,敲得准更要暖,老百姓图公道安心。”这话让张曦牢记,此后他坚持“教育纠正为主”,对轻微交通违法,以警示教育引导驾驶人,用真诚劝导根植安全理念,比罚单更获群众理解。张曦的执勤包里总备着创可贴、矿泉水、城市地图。上学的孩子知道,护学岗的“张叔叔”一定比自己起得早;环卫工人们清楚,他的执勤岗亭里永远备着热水;小卖部老板记得,暴雨天是他把老人背过淹水的马路,那些被他教育过的司机在路上遇见,也会摇下车窗喊一声“张警官”——这声问候,蕴藏着比严格执法更加沉甸甸的认可。 破局者:在蛛丝马迹里“打捞”真相 2018年秋,张曦调到事故组,当天就遇上连环追尾的交通事故。他蹲在满地碎玻璃的现场,捏着保险杠碎片,突然明白路面执勤的“温度”,在这里要变成“锐度”——没有家长里短的调和,只有对真相的“死磕”。 头三个月,他泡在卷宗里,办公室的灯常亮到后半夜,桌上堆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汇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页边写满批注。为弄清刹车痕迹长度与车速的关系,他在操场用电动车反复试验,摔得膝盖青一块紫一块。老同事打趣:“张曦这是要把自己练成‘事故字典’啊。” 电动自行车逃逸案“无牌、灵活、监控盲区多,破案不容易”,张曦却不信邪。他翻遍辖区近三年逃逸案卷宗,在白板上画满路线图,总结出“三段追踪法”:查事前轨迹找起点,追事后行踪锁方向,划生活圈走访摸线索。 某路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逃逸事故,78岁周大爷被撞重伤,监控中嫌疑人拐进小巷消失。张曦带队员守监控室,空调损坏,汗水滴在键盘上。他将视频慢放一帧帧查看,终于在画面角落发现可疑身影,经细致比对,锁定背街小巷“变装”后的嫌疑人身份。 随后,张曦在嫌疑人常活跃地点走访蹲守,成功将其抓获,嫌疑人李某坦言“以为没人看见”。病房里周大爷孙女致谢的目光令他难忘,五年间他处理500多起事故、破37起逃逸案,抽屉里存着群众感谢信。 守夜人:在城市脉搏里守护万家 2020年,张曦调岗到市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这里没有喧嚣路口,只有一面墙的监控大屏24小时闪烁着城市脉搏。他说,这里的责任比路面更重——每个光点都关乎生命安全,每段车流都连着万家灯火。 张曦对辖区400余路口的红绿灯配时了如指掌,哪个时段学校周边要调短红灯,哪条路段暴雨后容易积水,都记在心里。有次台风天,他关注风雨动态12个小时,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实时调取着各路口车流数据,指挥警力在积水点值守排除险情,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最让他揪心的是紧急救援电话。今年4月清晨,张曦接到求助电话:产妇羊水破,车辆拥堵。家属声音颤抖,他立即抓对讲机,锁定白色轿车后指路,同时指令沿途铁骑开辟通道、协调路口调绿波。10分钟后,车辆顺利抵达医院。张曦松气时才发现手心满汗。后来产妇家属送“生命通道,情暖人间”锦旗致谢,他红着脸回应:“这是我们该做的。” 去年,张曦成为交警大队“盯督一号岗”,需24小时跟踪警情处置,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今年5月,在无锡交警“盯督一号岗”比武中,他凭对全市路网的精准掌握和快速反应,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面对成绩和荣誉,他想起了入警宣誓时的情景——初心和信念,已融进每个手势、每通电话、每帧车流画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