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宜兴综治中心2.0版迭代升级赋能治理新生态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广娟

本报通讯员 史可茜

“今天再次交流‘无人机作业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法’,就是要做好证据固定、专业鉴定、多方联动、法律支持、情绪疏导的标准化流程,不断熟悉和完善新类型纠纷化解模式。”9月15日,在宜兴市官林镇综治中心季度交流会上,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朱涛对参会的村(社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和网格员说,“注重类案纠纷化解模式探索,实现‘解决一件,规范一类,引导一片’的长效治理目标。”

宜兴市将镇村综治中心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形成“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模式,不断丰富各级综治中心的硬件建设、人员配备、机制创新等,“‘1+18+304’三级综治中心体系的构建,促进综治中心2.0版本的升级蝶变,进一步落实‘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目标。”宜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晓红说,“截至目前,化解矛盾纠纷91250起,推进和赋能社会综合治理新生态。”

规范类案处置流程的镇综治中心

“今年春节后,我镇白茫村种植户尹某和梁某终于达成和解协议,一场‘空中纠纷’就此画上句号。”朱涛向记者介绍该镇形成新类型案件化解“路线图”的过程。2024年7月和9月,种植户尹某和梁某两人先后雇用无人机,分别为自家水稻和莲藕田喷洒农药。受风力与风向影响,药物飘散到对方田里,致使对方作物不同程度受损,尹某怀疑梁某是故意报复,故多次报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白茫村综治中心调处无果后,将此案提交到官林镇综治中心,镇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牵头组织政法和社会治理办公室、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部门成立调解专案组,并在中心的指导协调下,有分有合展开工作: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联系市级专家,对作物损害开展鉴定与技术分析;司法所厘清法律责任及边界,提供法律依据;派出所固定现场证据,维护调解秩序;村委会持续做好双方情绪安抚,为下一步调解做好铺垫。

经过十余轮“背对背”“面对面”各部门接力涉及技术、法律、心理的调解,双方对立情绪逐步缓解了,最终达成协议。“这起跨领域、多部门参与调解的案件,历时5个月才得以彻底化解,镇综治中心考虑到这是新型案件,就以此案为蓝本,系统总结出一套化解类案纠纷的做法,形成规范流程与标准,持续提升基层纠纷化解的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勰说。

宜兴18个镇级综治中心,承担着承上启下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为发挥好中流砥柱的作用,各街道形成通过12345热线等发现苗头性矛盾的机制;通过及时梳理,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调解流程,构建了“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事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工作格局,推进“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宗旨的落地落实。

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的村级中心

“许书记,给我100块钱,下午到我家牵一只羊回家过年。”今年春节前夕,张渚镇芙蓉村村民老顾来到村综治中心,对村党总支书记、综治中心主任许峻尧说,“我不坏你们的规矩,收了你的钱,你也要给我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机会……”许峻尧初闻失独家庭老顾要钱,立刻从口袋里数出100元钱交到老顾手上,当听明白用100元钱买一只羊时,立即拍着老顾的肩膀说:不行,不行。

老顾为啥要送羊给许峻尧,还得从2023年拆除老顾违建的板房说起。多年前,老顾夫妻俩的独生女儿去世,悲痛不已,老夫妻俩就在女儿坟墓边上搭起几间板房,方便祭奠女儿。考虑到老夫妻俩一直都是芙蓉村重点关注对象,许峻尧便多次带领村综治中心人员上门做工作,导致二老对他及综治中心十分抵触。无奈,许峻尧又邀请镇综治中心芙蓉村片长、这个村原党总支书记唐登勇共同再做工作,但老夫妻坚持:不离开女儿,住在山上就是为了心里的那份念想。

既要拆除违建,又要达到老人的愿望,许峻尧在镇综治中心的支持下,多次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协调,终于形成让老顾夫妻做山林防火巡山人,住在山上帮助看管山林的同时,又可以随时“看望”女儿。

住进村里为他们新建看护山林的房子,老夫妻俩对许俊尧和村综治中心徒增不少感激之情,他们多次邀请许峻尧及中心工作人员来家吃饭,均被婉拒。于是,春节前老顾想到送一只自己放养的山羊略表心意。

“他们村在拆除违建的过程中,依法依规,既让失独家庭感受到政府与村委的关怀,还避免了矛盾激化,事心双解。”张渚镇政法和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李学峰点评道,“这起案件的依法解决,教会村民合法合规办事,也是村综治中心存在的价值所在。”

在304个村(居)综治中心,第一责任人村党总支书记在处理每一起纷争时,依法平衡好村民与村集体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做好矛盾初始阶段化解的关键。像万石镇黄土寺村综治中心在支持锡宜高速扩建时,主动协调提高进村桥墩的高度,一举解决困扰这个村20年的特种车辆不能进出的民生问题;杨巷镇安乐村综治中心只用5天时间,就完成386户村民拆迁工作,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完成超低排放争取了更多时间;西渚镇五圣村将村综治中心专业调解团队“茶韵五圣”建到茶叶交易市场里,一线服务乡村振兴项目……促使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民生解决在村里面,不断提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决疑难杂症绝不手软的市中心

“太感谢市综治中心了!从反映问题到签订协议用了不到3天时间,所有欠薪和学费全部清偿到位,这样的工作效率确实高!”在宜兴市综治中心,记者看到这样一封感谢信。

2024年8月,宜兴某街道网格员在网络舆情巡查中发现,“某幼儿园突然关停”的热议话题,其中“学费打水漂”“拖欠教师工资”等关键词持续发酵,部分家长群甚至出现组织集体维权的呼声。属地政府立即将这一复杂案件上报市综治中心,请求联动处置。

市综治中心启动纠纷应急处置机制,他们首先了解到这是一家民营幼儿园,因资金链断裂停业引发系列矛盾:幼儿园违规预收157名幼儿学费约159万元、拖欠51名教职工工资及社保费用约22万元、120名幼儿面临新学期无法入学的困境,而幼儿园法定代表人刘某已移居海外,其名下另一家幼儿园“暴雷”被异地法院冻结账户。市综治中心立即召集教育、人社、公安等部门成立专班,制定“分类处置、分段化解”方案:公安经侦介入,依法冻结幼儿园剩余资产,防止资金转移,为后续清偿提供保障;劳动监察、司法等部门与幼儿园其他股东协商,拟定《调解协议》,明确“先行垫付,保留对控股股东的追偿权”条款;对“社保断缴影响就医和子女入学,退工手续没办导致新工作找不了”的教职工,协调垫资企业优先补缴社保欠款,并要求幼儿园限期完成退工备案;与此同时,教育局与周边公立幼儿园协调学位,最终为每个孩子都落实转园上学的方案。

“顶层设计、高位调度,是市综治中心化解疑难杂症的一贯做法。”宜兴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周云平说,“今年以来,市、镇街、村居综治中心构建全域实战实用集群,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高水平平安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