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漪蓉
太仓,这座长江入海口南岸的璀璨明珠,13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截至去年人才资源总量25.06万人,高层次人才3.17万人,95%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才促产、以才聚才、产才融合”的良好格局。近年来,太仓市公安局以“护才安商”为己任,护人才安居、促就业发展、激社会活力,多方面、全链条夯实人才“安居乐业”基石,让创新发展在平安底色上蓬勃生长。
安居有温度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15分钟就办完了,比线下来回跑方便太多!”上个月,来自河南的范女士通过太仓“太e办”平台的“边聊边办”服务,顺利完成人才落户申请材料提交,成为这项新服务的首批体验者。在AI助理“政小易”的引导下,她全程线上操作,省去了线下提交纸质材料的奔波。
太仓公安联合市数据局推出的便民新举措,针对人才落户、边境通行证办理等高频事项,“边聊边办”服务将AI智能引导与线上全流程办理结合,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真正实现“一次都不跑,事情全办好”。
6月底,位于娄江新城的晨曦雅苑人才公寓正式启用,124套经公安安全检查的精装修公寓一上线,便被火爆订租,下半年,还将陆续推出400余套人才公寓。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郭丽亚和5名同事成为首批住户,80多平方米的公寓人均月租仅900元,让她直呼:“物美价廉!”
根据大部分租住人才“早出晚归”的生活规律,太仓公安创新推行“无感化”管理:将物业人员纳入“义警”团体,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由“公寓管家”同步开展入户登记、消防安全检查等服务,减少休息时间敲门打扰;针对不同职业人群提供分阶段居住证办理服务,让便利精准触达。“不用反复开门配合检查,有需求时民警主动对接,这种服务让人感觉很舒适。”郭丽亚说。
就业有沃土
从“企业护航”到“成长助力”
“车间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这批新到的设备线路得单独走线,避免负荷过大。”在太仓智汇谷知行机器人公司,太仓市公安局陆渡派出所民警仝泽正在开展定期消防安全检查。
智汇谷汇聚34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产业发展、人才成长的“沃土”。太仓警方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精准施策:为财会人员开展反诈宣传,筑牢资金安全防线;为管理人员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护航创新成果;常态化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为企业生产装上“安全阀”……“从我们入驻开始,民警就常来走访,不管是消防问题还是法律疑问,都能第一时间得到解答。”知行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经理陈丹凤表示,这种“贴身服务”让企业能专注于研发和发展。同时,太仓智慧港作为创业新高地,汇集了各种科研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太仓警方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创业项目负责人,提供场地安全检查、政策咨询、法律科普、办事办证等服务。
“实验室设备多,民警来指导检查电路和消防设施,帮助我们创造更加安全的实验环境,还给我们讲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知识,让我们能安心搞研发。”“浦创汇”创业项目“3D打印实验室”的团队成员说。
社交有活力
从“融入城市”到“爱上城市”
“最近天气比较热,大家骑行时如感觉头晕、心慌,一定要赶紧停下休息,用湿毛巾擦汗降温……”7月的一个周末,青年人才社区“π空间”的骑行活动即将开始,青年民警向参与者普及防暑知识,成了活动的暖心前奏。
为让青年人才在太仓找到归属感,太仓正努力打造青年人才“理想社区”。7月11日,首批8名“主理人”正式受聘,“π空间”成了年轻人的社交热土。“这里完全不像传统社区,有骑行、桌游各种活动,还能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感觉特别有活力。”参与活动的西浦学生小黄说。
太仓公安顺势组建8名青年民警组成“π青警”服务队,用“以青年结交青年”“以兴趣对接兴趣”的方式融入社群。工作时间之余,他们在摄影活动中提醒器材防盗,在桌游聚会时穿插反诈小故事,将安全知识自然融入欢声笑语中。“之前参加摄影活动,民警叮嘱我们在户外拍摄时一定要安全保管设备,还讲了几个景区盗窃的案例,实用又好记。”参加活动的中国商飞研究员东乔天先生说。
通过嵌入社交场景的服务,太仓公安走近青年人才,精准靶向提供服务:“有年轻人反映晚上加班后回家怕黑,我们协调物业增加了街区路灯亮度;有人说想了解租房合同法律知识,我们联合法务开展了专题讲座……”“π青警”队员周涛介绍,这种“掌握需求侧+对接供给侧”的模式,让警方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