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华蓉
“开学啦!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给同学取难听的绰号、故意不和同学玩,这些行为可能是校园欺凌哦!”9月1日,正值开学季,淮安市淮安区法院干警苏震走进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给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用法治力量为新学期保驾护航,这也是淮安区法院开展该项活动的第十一个年头。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遇到不法侵害该怎么办?”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是“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普法课程。他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孩子们撑起一把法治的“保护伞”。
为了让学生们爱听、听懂、能用,来自法院的“老师”们可是下足了功夫:综合审判庭的法官助理王茁将真实的未成年人保护案例改编成法治小故事,让小学生们在听故事中学习法律知识;车桥法庭的法官李戈设计了法律知识闯关游戏,让中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自我保护技能;速裁庭的法官张峰开设“模拟法庭”,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法律的庄严与公正。
“老师,原来法律这么有意思!”“老师,我知道以后不能从楼上往下扔东西了,这就是高空抛物。”课后,同学们围着“法官老师”久久不愿离开。
“给孩子们上课比开庭难多了。”被孩子们称为“小峰姐姐”的张峰笑着说,“要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讲解法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创新。”
为此,淮安区法院的“老师”们绞尽脑汁,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法治创新课。他们巧妙借用“哪吒”“西游记”等经典故事引入法律知识,并以情景剧形式演绎校园伤害、欺凌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等常见问题,在轻松氛围中普及民法典相关规定。这种“动漫+情景剧”普法方式深受学生喜爱,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理解了法律不仅是行为约束,更是保护自己的有力工具。
据介绍,三年来,淮安区法院共有47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同时选派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组成专业的青少年普法讲师团,开展法治宣传一百余次,覆盖师生5000余人次。他们不仅讲授法律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环境,成为孩子们信任的“法官老师”。
“看到孩子们从懵懂到知法、懂法、守法,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这是所有法院“老师”们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