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跨市异地拘留 十年积案终化解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A06版:审判纵横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赵晶晶

“法官,我找到他了!十年了,他终于出现了!”近日,申请执行人李某激动地拨通了兴化市法院的“执行110”热线。电话这头,是一桩沉寂近十年的旧案重现曙光;电话那头,是一场跨市联动、雷霆出击的执行行动。

时间回到2014年,陆某因经营需要拖欠李某货款20余万元,经多次催要,尚余10万元未还。其间,陆某之子成某出具还款承诺书,约定分期付款,但此后并未履约。李某遂将陆某夫妻及成某一同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支持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然而,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尽管执行干警及申请人多次上门调查,却发现被执行人仿佛“人间蒸发”,不仅名下查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更是举家搬迁,音讯全无。执行工作陷入“僵局”,不得不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今年9月,李某的朋友在某短视频平台偶然刷到了一条熟悉的身影——被执行人成某。掌握确切行踪后,李某立即联系兴化法院。李某发现成某在南京经营一家卤味馆,成某更是成为一名“网红老板”。执行局高度重视,迅速进行研判,为确保一击即中,立即启动跨市协作执行机制。一方面,省法院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向南京市栖霞区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请求其立即派员前往控制被执行人;另一方面,兴化法院执行干警火速出发,奔赴南京。

当执行干警赶到栖霞区法院迈皋桥法庭时,先一步被控制的成某正与李某争执不休。面对突如其来的执行干警和申请执行人,成某态度强硬、口气嚣张,不仅对生效判决表示不服,更是对李某恶语相向,进行人身攻击。鉴于成某拒不履行的恶劣态度,执行干警当机立断,在当地法院的协助下,依法对其采取异地拘留措施。

就在办理拘留手续的过程中,当冰冷的手铐戴上手腕,当体检、录指纹等流程一步步进行,司法拘留的震慑力变得无比真实。方才还气焰嚣张的成某瞬间慌了神,连声大喊:“法官,别拘!我们再谈谈,我愿意谈!”从拘留所回到法庭,成某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主动当场先行支付了2万元执行款,并就剩余款项的支付与李某达成了和解协议。这起跨越十年的积案,在大数据的助力和跨市法院的高效联动下,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