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子明)近日,南通市海门区法院针对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对涉案房屋依法采取强制腾退措施,以规范、有力的执行行动,彰显司法权威,传递司法温度。
该案源于某银行与被执行人彭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此前,彭某因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未履行还款义务,银行遂向海门法院提起诉讼。判决后,因彭某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海门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张宇始终秉持“先礼后兵”的原则,多次尝试与彭某取得联系,耐心释法说理,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但均未得到有效回应。公告期限届满后,彭某不仅未按要求腾退房屋,还拒绝与法院沟通。
为打破困局,海门法院决定启动强制腾退程序。执行当天,在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的现场见证下,专业开锁人员依法对涉案房屋进行强制开锁。此时,一直“失联”的彭某突然赶到现场,情绪激动地向执行法官诉说自身困境。承办法官并未急于推进执行,而是耐心倾听其诉求,并向其再次明确:逃避执行、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不可取,法院在执行工作中会充分考量被执行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兼顾法理与情理。
随后,张宇第一时间与申请执行人某银行沟通,详细说明彭某的家庭情况及现实困境。在征得银行理解与同意后,法官决定给予彭某3天的宽限期,让其有充足时间寻找临时住所、整理个人物品,法院将结合事实证据与家庭实际,依法依规对案件后续处理方案进行综合研判,最大限度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