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锡市民在空调房间暂避酷暑时,却有一群司法行政人,他们无畏烈日炙烤,奔波于锡城街头巷尾,用汗水浇灌“法治之花”,携手守护基层治理的公平正义。
让矛盾在热浪中消融
今年第一个“高温橙”。在宜兴市宜城街道阳泉社区,专职调解员房鋆刚爬上三楼,额头就渗出细密的汗珠,她抬起手腕上的毛巾擦了擦,随即敲响黄奶奶家的门——这里正上演一场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
楼上独居的黄奶奶家管道漏水,导致楼下李阿姨家的家具、电脑等损失约2万元。房鋆楼上楼下、屋内屋外反复查看,确认漏水系管道老化,非老人之故意。她随即清点受损物品,联系师傅定损,在双方间调和:“黄奶奶独居不易,李阿姨损失也确实不小……”
经过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和解:黄奶奶承担管道改造和扣板更换的费用,并赔偿李阿姨2000元。走出居民楼,房鋆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看着二人握手言和,她迈着轻快脚步走向下一个调解点。
从耐心斡旋调解到凉亭普法宣传,无锡司法行政人用不同的方式,在盛夏热浪中播撒“法治的种子”。
“张阿姨、李阿姨,来,先拿把扇子凉快凉快。”午后的锡城空气都烫得灼人,小区凉亭里却聚着不少纳凉的阿姨。滨湖区司法局蠡园司法所的普法志愿者张昊和张玉敏一边熟稔地和阿姨们打着招呼,一边递去一把把印有普法宣传内容的扇子。他们围坐在阿姨们中间,指着普法手册上的条文耐心地介绍道:“你们看这条,打电话说‘您中大奖’‘免费体检’的,千万别信!”这是无锡盛夏里独有的热闹,司法行政人的青春身影,正把法律的清凉酝酿成这座城市最踏实的温度。
用专业定格关键瞬间
“碰撞痕迹的形状、位置、深度等,必须精确测量并记录,这对事故责任认定至关重要。”下午1时,滨湖区胡埭镇某事故车辆停车场里热浪滚滚。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司法鉴定所的邵明磊,正手持放大镜对着事故车辆,目光紧紧锁定碰撞痕迹,神情专注。他头也不抬地大声呼喊同事过来拍照,声音沙哑。为固定第一手证据,他们在毫无遮挡的露天场地连续工作4个小时,对6起事故车辆的类型、行驶车速、安全技术状况等痕迹进行鉴定。当邵明磊将最后一份制动系统检测单从打印机中取出,鉴定工作才算圆满结束。来不及稍作休整,他的同事章鑫已经拎起工具箱,又投身下一项检测任务。工具箱碰撞地面的轻响,正是司法鉴定人对职业最坚定的节拍。
同一座锡城,不同的坐标。在另一片需要还原真相的现场,同样的坚守正在上演。
某园区火灾现场,焦黑的废墟在烈日下蒸腾着热气。无锡中诚鉴证技术公司司法鉴定中心的电子数据鉴定人史梦华,正裹着厚重的防火服,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核心区。
“只有第一时间提取样本,才能防止物证灭失。”他冒着复燃的风险,先探查周遭再挪步,戴着手套从瓦砾中拎出物证,小心装入物证袋,在搜证与自保的平衡中,争分夺秒地记录着火灾真相。
无论是停车场里被烈日炙烤得发烫的金属车身,还是火灾现场仍在冒烟的焦黑残骸,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司法鉴定人俯身探查的身影。他们以汗水为墨,严谨固定每一份证据,在温度与时间的双重考验中,为每一个待解的真相写下了最坚实的注脚。
以严谨筑牢公正防线
“虽然建筑本身是未经审批的,但违建内部的所有物品都要逐一清点,并全程拍照摄像,丝毫不能出错。”下午4时,某违法建筑拆除现场,热浪裹挟着粉尘扑面而来。锡城公证处公证员谢昊,正在拆违现场认真核对相关物品的信息。因连续数小时工作,他拿着记录本的手止不住颤抖。蓝色墨水混着汗水,在记录本上形成了星点,成为公证人对责任的诠释。
与此同时,宜兴某镇的厂区内,锡城公证处公证员张亚正在封存该厂生产的产品。近40℃的厂房宛如蒸笼,面对分装在11个箱子里的2000个产品,张亚的白衬衫后背已结出盐晶。“因为涉及到公司诉讼纠纷,必须清晰区分争议产品,这对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每封存完一个箱子,张亚就用湿巾擦拭双手,防止汗水污染产品。
上午的太阳还不算毒辣,可一走进机器轰鸣的厂房,热浪、声浪就全部涌了过来。梁溪公证处公证员滕杰和陆佳妮,一个手持保全公证专用摄录设备,一个拿着笔和保全记录清单纸,忙着为某企业厂房和仓库的内外部现状进行保全记录。企业负责人递来冰镇矿泉水,劝两人休息一下擦擦汗,却被他们婉拒:“保全证据要求记录现状和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如果因为保全中途被中断导致数据出现瑕疵,之前工作就可能白费了。”
烈日灼灼,将他们俯身记录的身影拓映在斑驳的厂房墙面上;热浪滚滚,阻挡不了摄像仪运行的红光在昏暗闷热的仓库里闪烁。当所有的现状和数据均记录完毕,也为公司搬迁可能涉及的法律纠纷提供了最安心的证据保障。这便是公证人在高温下的坚守,用严谨与执着,在蒸腾暑气中为每一份证据锚定最坚实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