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珊珊,2022年8月加入灌云县司法行政系统,2024年先后任杨集司法所、龙苴司法所负责人,2025年7月任下车司法所副所长。
在加入司法行政队伍之前,我曾是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的一名文职辅警。那时,我每天接触的是刑侦民警雷霆打击犯罪的嫉恶如仇,感受着群众拿回失物时的真挚感谢。到了基层司法所后,我学会了从“快”到“慢”的转变……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与基层普法等这些工作,更多时候是“慢下来讲”“坐下来听”,在烟火气中守护平安。
社区矫正的核心就是通过感化和教育,让矫正对象重拾生活希望,并反哺社会。社区矫正对象小毛与父母经营一家生鲜超市,父母年迈后,担子全落在他肩上。他因交通肇事罪被判缓刑、吊销驾照,初来时总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我每次与他谈心,都耐心引导正视矫正身份,观看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小毛曾说:“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运气太差,不该喝酒。新车报废了,驾照也没了。超市进货要靠电动自行车一趟趟跑批发市场,又累又愁——愁赔偿借的钱怎么还,那阵子感觉天都塌了。”但渐渐地,他找回了信心:“就像所长说的,犯了错,就该想着怎么补回来。”如今的小毛,积极参加交通安全普法宣传活动,以自身经历告诫他人驾车勿存侥幸;他还主动学习民法典应知应会手册,誓言“要成为一名知法懂法的人”。
“所长,我家的路被人挖了,我要起诉他!”王大爷手攥着证明材料冲进司法所喊道。“大爷,您喝口水坐下来慢慢说。”原来,邻地张叔挖断了地中间供收割机通行的小路,多次协调无果。王大爷无奈,才想通过诉讼维权。“大爷,别急,我们帮您想办法。”我立即联系村委会,与村书记一起找到张叔。张叔眉头紧锁:“我不是不讲理的人!他家收割机压坏我的麦子,连句道歉都没有。我还要告他赔偿损失呢!”矛盾点浮出水面,这正是调解的关键。在我和村书记的劝说下,双方愿意坐下来谈。最终,王大爷诚恳道歉,张叔也恢复了道路原样。
在村里文化礼堂的普法讲座上,法律顾问讲解着身边案例,从合同借条到彩礼嫁妆,从防范电信诈骗到寻求法律援助,村民们听得专注。当讲到“怎样写借条合法有效”时,张婶悄悄凑近我问:“所长,我家外甥借了1万块没写借条,能要回来不?”我指着法律顾问说:“等下让律师给您说说,没借条,也能用转账记录或证人证言,实在不行,我们帮您调解。”张婶捏紧宣传手册:“我就怕伤感情,要是能调解好就太好了。”散场后,有村民不好意思当众提问,单独找顾问咨询。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离去的背影,我想这些身影里,藏着村民对法律从“敬而远之”到“主动靠近”的接纳,“法”正悄然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看着这一桩桩纠纷握手言和,一件件矛盾在调解笔记上画上句号,自己甭提有多开心。司法行政工作虽然没有刑侦利剑出鞘的锋芒,却以春风化雨的耐心守护平安,把冷冰的法条,融进老百姓热腾腾的日子。把每件小事做好,或许正是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