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灌云公安织密反诈应急圈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A02版:政法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通讯员 何丽婷 记者 王晓红)“您的银行卡已到账3.5万元。”当家住灌云的马女士收到这条短信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不久前,她遭遇诈骗,是灌云县公安局的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联手,帮她追回了这笔钱。像马女士这样的遭遇,在灌云已不是个例。

今年以来,全县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和案损数实现双下降,返还群众被骗资金累计超260万元。这背后,是灌云公安反诈预警工作机制的全面升级,一套快、准、活的组合拳,正为群众的钱袋子筑起一道反诈“新防线”。

搭建10分钟应急圈,与骗子抢时间。传统的电话劝阻,常常陷入打不通、不相信的困境。如何破局?灌云公安创新打造了“分级预警+全链响应”机制,将预警信息按风险高低划分成“紧急、高危、中危、低危”四级,并联动反诈中心、派出所、社区网格员,形成了一个高效的“10分钟应急圈”。

一旦接到紧急预警——比如系统监测到受害人正与诈骗分子通话并准备转账,圈内就会立刻启动“止付+上门”双重保险。反诈中心在后台同步对涉案账户进行保护性止付,派出所民警则在10分钟内赶到当事人家中,面对面地把人“叫醒”。对于高危预警,反诈中心联动警种部门和派出所,力争在30分钟内见到本人;中危预警,第一时间联系本人、家属或社区网格员,多渠道进行侧面干预;低危预警,利用智能系统,向当事人手机发送带有“连云港市公安局”醒目标识的强制提醒短信,戳穿骗局。

警银共建双核查,给钱袋子上把锁。银行是资金流转的最后关口。灌云公安与辖区内各大银行共建了账户异动双核查机制。银行柜员一旦发现有客户出现大额取现且神色慌张、频繁查询转账、嘴里念叨“安全账户”等异常行为,会立刻触发警银交互。

今年8月,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警银联动机制,成功协助反诈中心民警拦下了一位取现19万元投资“某稳定币”的王先生。事后,王先生心有余悸地说:“柜员多问了一句,警察多跑了一趟,我的钱才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