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全民参与普法宣传提素养见实效
日期:09-08
“大家好!我是曲塘镇双楼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学后,我们上学放学时要牢记,交通安全不容忽视……”又是一年秋风起,海安市第14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月”如期而至。全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法治讲座、法治公开课、法治直播等形式开展普法宣讲,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自“八五”普法以来,海安市紧抓重点内容,紧盯关键群体,助力社会善治,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趣味性上下功夫,在全社会营造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重点突出
学法用法蔚然成风
设置学法主题,海安市连续五年确定“一年一主题”,通过开展各类学法活动,做到“领学树榜样、赛学促成效、践学塑情怀、督学强根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该市司法局坚持突出重要节点普法,结合“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大型法治宣传咨询活动700余场次,开展“送法下乡”1200余场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大家好,本期青少年网络保护情景小课堂开讲啦!”除了线下普法活动,线上的“法治云课堂”也同步发力。在征集群众法治需求的基础上,海安市司法局组织人员制作系列法治主题的短剧、微视频和微动漫,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手机学法”,实现“你需要什么,我就普及什么”。他们还坚持深耕重要领域,持续开展知产保护、安全生产等专题宣传450余场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主题宣传如火如荼。
精准施策
法治素养持续提升
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推行“市领导导学、部门(区镇)负责人讲学、工作人员践学”的学法模式。邀请专家学者来海安授课辅导,举办法治专题讲座9次,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464人次。
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海安267名法治副校长“每月一主题、每季一讲座”,通过趣味课堂、法治游戏、以案释法等形式,向青少年学生传播法律知识,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法治信仰。“八五”普法期间,全市累计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1000余场次。组织开展以“童声里的法治”为主题的“法治故事我来讲”活动、法治歌曲传唱展评等系列法治教育活动,评选“明礼学法小童星”“崇德尚法好少年”173名。
“员工工伤休假后迟迟不返岗,该怎么办?”为进一步护航企业发展,海安市司法局积极打造“‘si法’解忧茶”法治品牌,在闲话絮语间倾诉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涉法问题,聆听企业家们的真实心声。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实时普法、精准普法、互动普法”,提升依法治企水平。培育商会调解组织18家,成功化解各类商事纠纷60余起。设立涉外法律服务“法务港”,优化涉外公证服务,护航重点企业“出海”。
融合发展
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提档现有法治文化阵地,开辟新兴阵地,海安市先后建成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1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6个、市级45个、村居全覆盖。他们升级打造法治文化广场、王院村宪法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70余个。探索“法治+文旅”新路径,推出手绘法治实践地图,同步开展线下“打卡游”和线上“云导览”,让群众随时随地感受法治文化魅力。
海安市司法局积极开辟“非遗+法治”普法宣传新路径,将法治元素融入扎染、烙画、剪纸等当地特色传统非遗文化,征集“法治+非遗”作品百余件,让法治文化在与传统文化共融中更加深入人心。“八五”普法期间,该市先后有1个非遗法治视频获司法部推广,3件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入选省级云展播。承办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获奖作品发布活动,并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在全国新媒体普法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相关案例入选司法部普法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