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殷枫
学校周边增设等候区,公共服务更具人性化;城市设施快修快补,当日发现当日解决;背街小巷墙面翻新,市容环境持续美化……近年来,常州市城市管理部门通过打造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创建城市“智慧大脑”,让城市治理更聪明、更智能,也让群众生活悄然发生着美好变化。
据了解,该平台以“平台+应用”先进建设理念,构建“一网统管”智能中枢,通过能力输出,开放共享,创建城市治理“数字生态圈”,实现城市管理减负降本、提质增效。
推动城市治理工作逐渐高效的背后,常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如何数智赋能,让惠民服务更精准、基层工作更清晰?带着问题,记者来到常州,亲身体验了一场城市治理的“智慧之旅”。
智能感知“一屏统览”
数据赋能全域协同
常州青枫公园内,绿意盎然,游人如织。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指着空中正在巡更的无人机喊道:“妈妈你看,那架飞机在说话呢!”一旁的公园管理员小陈笑着接过话:“这不是普通的飞机,这是我们的‘智慧园丁’。”
这番对话的背后,正是常州智慧公园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构建于常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之上的智慧公园系统,不仅让公园实现了设备的“无人化”运作,更将数据、管理、服务融为一体,让传统公园焕发出全新的智慧活力。
“以前靠人来回跑,根本管不过来。现在有了无人机和智能探头,在控制室就能看清整个公园情况,还能实时进行‘喊话’,安全高效多了!”小陈告诉记者,借助系统平台视频识别技术,一旦出现人员拥挤、违规攀爬、火灾风险等情况,系统就会自动告警并推送信息,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响应。
在园内,土壤湿度、湖水pH值、公厕使用状态等数据正被各类物联设备实时采集,并上传至智慧公园管理系统。“通过平台的运行指挥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展示,能够更好地给公园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质量。”常州市公园管理中心城西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悦说。
“智慧公园基于统一平台实现业务融合、数据共享和价值再造。”常州市城管局四级调研员、市城运中心副主任毛亮表示,通过更多公园接入,能够获取更多的数据和样本,将以数据“赋能”,为服务“增效”,最终实现对全市公园智慧化提档升级。
基层减负轻装上阵
共治共享活力满格
“道路垃圾问题已上报,请及时处理!”正在天宁街道巡查的城管队员陈龙发现一处随意堆放的垃圾,他拿出手机拍照后上传至系统平台。手指轻点,工单实时推送至天宁街道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迅速核实后,随即将任务派发至环卫公司。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完成了处置。经过一系列高效闭环流程,道路垃圾问题在不到1小时内便得到解决。
“过去我们城管队员什么活都干,带着‘八大件’满街跑,问题多、效率低。”陈龙感慨道,“现在,我们从‘运动员’变成了‘督查员’,工作更有方向了。”
从“人海战术”转向“智能联动”,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答题”。常州市城市运管服平台通过底座能力复用和快速二次开发能力,为基层搭建起了一个展现“智”理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和展台。
“您好!此路段严禁占道经营,请尽快离开!”在天宁街道北直街八角井交叉路口,监控正对占道经营的摊贩进行实时喊话。“这类‘智慧之眼’可24小时监控并智能识别城市管理问题,既提高了商户的自改率,也减轻了人力监管的压力。”天宁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顾斌说,通过系统派单、智能规划路线,队员精力更集中,管理死角也大幅减少。
让数据“多跑路”、帮基层“卸包袱”。基层“智”理平台应用正推动城市管理实现质的飞跃。记者了解到,基于常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统管”能力,基层只需投入硬件建设,将视频监控设备统一接入平台,就能够共同运行该系统,实现基层“轻装上阵”。截至目前,基层“智”理平台应用已经实现常州市1市6区、63个镇(街道)全覆盖。
政企联动高效治理
城市管家贴心服务
“真没想到,打完电话的第二天,门口松动的人行道板就修好了!”家住新北区的章先生欣喜地说。他之前因为下雨天走路总溅湿鞋子而烦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反映了问题,结果第二天就看到施工人员现场作业,“这效率,真是没话说!”
让章先生点赞的,正是“龙城大管家”智慧管理平台的高效运转。该平台由龙城国控集团打造,整合了住建、城管等多部门资源,通过“一网统管”模式,实现从问题发现、派单、处理到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记者了解到,“龙城大管家”智慧管理平台基于常州市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融合并拓展了运管服平台底层能力及中枢能力,从而实现低建设成本、短建设周期。而“大管家”模式以平台为抓手,实现管家现场管理的内循环,同时联动各相关政府部门,形成内外循环双驱动。
从“僵尸车”清理到老街改造,从市政维修到文化焕新,常州城市运管服平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和能够提供强大的“智”理体系支撑,让参与城市治理的企业主动依托平台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形成常州特色的“城市大管家”模式,城市治理共治联动良好生态正逐渐形成。
“常州市城市运管服平台通过构建多个智能中枢,并与常州市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深度融合,以生态化应用模式推动基层数字政府建设,有效实现基层和财政减负,为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融合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毛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