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数字赋能增效
“e企帮”平台实现智慧监管
在昆山“综合查一次”改革中,“e企帮”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关键引擎,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涉企检查全流程智慧监管,集成了7大类26项功能模块,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打扰。
平台构建起了预警防控、数据分析、评价反馈三大智能监管体系,精准识别、实时预警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异常行为。
企业也可以通过登录“e企帮”企业端,提前了解涉及本企业的检查计划,确认谁来查、查什么、何时查。为进一步畅通企业信息反馈渠道,“e企帮”企业端开发了投诉举报功能,企业可以对涉企检查开展监督。
“e企帮”平台还与公安“数字门牌”系统深度结合,推行“扫码入企”新机制。检查人员入企时,只需用手机端扫描企业“数字门牌”完成签到,平台即自动记录入企时间等检查信息。若发现“数字门牌”缺失,可通过输入地址完成签到,缺失信息将自动推送至公安端处理,实现检查全程可追溯。
据昆山市司法局副局长嵇纲介绍,该平台上录入了2200余名执法人员信息,汇聚了全市137万余个经营主体。全市36家涉企行政检查单位需制定年度和月度检查计划,并于每月底前上传至平台。平台通过智能算法,根据检查对象信息自动碰撞生成联合检查任务,由多部门多个检查任务合并为一次联合检查,有效避免重复检查。
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涉企行政检查12967次,其中联合检查7011次,联合检查占比率为54.07%,累计减少重复入企检查7190次。
平台还上线了第二批40项“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和102项“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清单,各部门可直接依据清单发起联合检查任务。配合单位收到信息后,可根据计划确认是否参与,大大提高执法协同效率。
“培训+直播”双轨赋能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近日,昆山市成功举办2025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专题培训班,围绕“综合查一次”改革目标,全面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法律素养。此外,昆山市司法局还创新建立培训机制,组建区镇综合行政执法教官团,系统开展“选学送教”精准赋能活动,累计培训超2万人次。
为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昆山市制定出台了《昆山市行政机关现场执法规程》,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将规程内容全面融入竞赛各环节,推动制度要求转化为一线实战能力。活动围绕理论知识考试、执法情景模拟、业务知识抢答等多种形式展开,推动各单位在“晒成绩、比亮点、找差距”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通过以赛促学、以比促干,有效激励执法人员主动学习充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充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了执法规范化建设走深走实。
在强化实战练兵的同时,昆山市还注重常态化机制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实。市司法局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传达上级关于执法改革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e企帮”等数字化平台操作演练,并针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持续提升综合执法改革的实际成效,形成“以训促改、以练促干”的良性循环。
为全方位展示“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过程,昆山市司法局还通过直播形式推动“综合查一次”工作接受群众检验,依托《尚法“执”播》节目,促进执法行为的规范化。近期,节目聚焦医疗美容机构监管,多部门协同对医美机构开展全方位“体检”,直击资质合规、诊疗规范、价格透明等关键环节,直播观看超1.6万人次。节目不仅全景展示“清单式管理、平台化运作、协同化执法”的昆山模式,还通过执法人员现场普法、互动答疑,这种透明化执法方式既保障了公众知情权,也促进了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正如昆山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强所言:“‘综合查一次’改革不仅是执法方式的创新,更是监管理念的深刻转变,这要求行政部门要精准评估检查的‘必要性’,检查人员要审慎把握检查内容的‘合理性’,企业要持续提升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司法行政部门要科学提升‘综合查一次’的‘适配性’,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行政部门轻装上阵优服务,真正实现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