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谢磊 曹玉从
本报记者 孙浩然
盱眙县黄花塘镇地处苏皖交界处、县域东南,是一片饱含革命荣光的红色土地。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新四军军部曾设立于此,这里也成为新四军军部驻扎时间最长的驻地,“铁军故里,战地黄花”的美誉由此传扬。
盱眙县公安局旧铺派出所就位于黄花塘镇西北角。近年来,旧铺派出所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理念,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守护百姓安宁,用实际行动履行“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群众”的庄严承诺。
打造忠诚担当的“红色铁军”
警力有限、事务繁杂、任务艰巨,是基层派出所的常态,也是旧铺派出所面对的现实挑战。为激发队伍活力,该所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红色基因淬炼忠诚警魂。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是该所独具优势的党建教育主阵地。在这里,民辅警通过聆听军部纪念馆专家讲授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铁军英雄事迹、参与实境教学等多种形式,接受理想信念的深刻洗礼。
为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该所设立党员先锋岗、评选党员标兵、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外,党员民辅警还主动走进社区、校园、企业,开展“党员送服务”实践活动,既传递法律法规与安全防范知识,也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警民之间的鱼水情在真诚服务中愈发深厚。
“黄花塘是红色老区,‘公安姓党’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根本属性。依托老区红色资源,传承铁军精神,为公安工作注入不竭动力。”旧铺派出所所长陈磊的这番话,道出了全所民辅警的共同信念。
打造守护平安的“硬核铁军”
打击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是派出所的核心职责,更是“铁军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旧铺派出所深化“警网融合”社会治理模式,以精准打击回应群众关切,以多元调处维护社会稳定,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赖。
今年1月,辖区接连发生多起配电柜电缆线被盗案件。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勘查,通过分析研判,精准串并多起案件,成功抓获嫌疑人刘某、陈某,为群众挽回损失。
针对辖区面积广、社情复杂、矛盾纠纷多发的特点,旧铺派出所发扬铁军“不屈不挠、敢打胜仗”的作风,深度融入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借力社区综治资源,发挥社区民警兼任村居副书记的优势,与村居干部、居民小组长紧密对接,压实矛盾纠纷化解与稳控责任。联合网格员组建多元调处队伍,常态化开展矛盾排查。今年以来,该所共处理矛盾纠纷580起,调解成功率超98%,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为辖区和谐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打造枝叶关情的“为民铁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旧铺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的具体行动。该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积极构建“来所全程引导、问题全程跟踪、受理全程负责”的“三全”服务模式,用暖心服务架起警民“连心桥”。
“有了户口,我就能办医保卡、享福利了,谢谢你们!”3月17日上午,72岁的胡大爷从旧铺派出所民警手中接过崭新的户口本。这张户口本,终结了他长达40年的“黑户”生涯。
旧铺派出所主动靠前,成立由所领导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帮扶领导小组,在辖区南京淮安智能制造产业园设立警务室。在重点项目工地设立流动警务站,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园区警务室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有民警在,我们投资兴业更安心!”园区云泰物流负责人张怀云的评价,道出了企业经营者的共同心声。
从红色老区的精神传承,到平安建设的扎实实践,再到为民服务的温情守护,盱眙县公安局旧铺派出所始终以“铁军精神”为引领,将基层公安工作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未来,他们将继续赓续红色血脉、坚守为民初心,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守护辖区平安,让百姓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