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李波:把群众当家人的“基层勤务员”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王倩倩 夏炎

本报记者 孙浩然

在鱼米之乡岔河镇的田埂塘边、村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足迹遍布88个村民小组的每一寸土地,他的名字被乡亲们常挂在嘴边,提起时总会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他就是淮安市公安局洪泽分局岔河派出所副所长兼陈向社区民警李波。

自2008年踏上公安岗位,李波始终以“抓基础、防源头、化矛盾”为工作准则,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只要你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会把你放心里。”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日复一日践行的承诺。

为民解忧的“贴心人”

基层民警的工作常被比作“苦药”,但李波却在其中品出了“甜汤”的滋味,那是一种人民群众认可的甘甜。2024年3月,岔河镇金李村居民许某因前夫离婚前的贷款未还,导致自己赖以生存的低保金账户被冻结,1000余元生活费无法取出,两次与银行发生激烈争执。了解情况时,李波发现许某身患重病无生活来源,离婚后全靠低保维持生计,银行冻结账户更是让她陷入绝境。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李波当即与村干部核实情况,三次往返银行协调沟通,向银行详细说明许某的实际困境。在他的坚持下,银行迅速向上汇报,及时解除了账户冻结。在走访中,李波又发现许某的住所屋顶透光、墙体开裂,厨房屋顶大面积破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再次奔走,协调镇、村相关部门对许某的危房进行改造。事后,许某握着李波的手喜极而泣,久久倚在院门边目送他离去,背影里满是不舍与感激。

冲锋在前的“当家人”

“身在基层,就要守好脚下这片土地的安宁。”这是李波常对新警说的话。7月盛夏,岔河镇滨河村村民李某饲养的羊突然死亡2只,还有4只母羊相继流产,损失不小。李某怀疑是邻居赵某在圩堆上喷洒的草药所致,双方争执不下。

接到求助后,李波顶着近40℃的高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先安抚好李某的情绪,承诺一定会查清事实给出公道。调查中,赵某承认喷洒草药但对羊的死伤存疑,双方各执一词。此后数日,李波多次往返两家沟通,一边实地勘察取证,一边耐心讲解法律规定。在双方终于同意接受调解却对赔偿金额僵持不下时,李波根据实际损失评估后果断拍板:“这个‘家'我来当!”当他将赔偿金送到李某手中时,李某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李警官办事,既公正又地道!”

以情化怨的“知心人”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李波偏要在家长里短中寻找和谐密码。2024年6月,岔河镇韦集村80多岁的陈某因踩到邻居张某家屋后的钉子引发纠纷,这成了压垮两家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来,作为嫡亲婶侄的两家,因宅基地界址问题积怨多年,农作物越界、物品损坏等琐事让矛盾不断升级,原本亲戚的两家闹到老死不相往来。

李波深知,化解这类纠纷不能只讲法理,更要讲情理。他会同村委会工作人员顶着烈日三次丈量宅基地,明确界址。多次上门沟通,既摆事实讲法律,又从亲情入手唤起双方的情感共鸣。“都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让矛盾越积越深?”在他的耐心劝导下,叔侄俩终于放下芥蒂,就医疗费赔偿和宅基地划分达成和解,这个困扰村里多年的不稳定隐患彻底消除。

从田间地头的纠纷调解到危房改造的奔走协调,从深夜的警灯闪烁到烈日下的实地勘察,李波用脚步丈量着民情,用真心换来了民心。在他的守护下,陈向社区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