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天宁“红石榴家园”绽放民族团结幸福花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5版:江苏警界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指示精神,通过硬件升级、布局优化、力量整合、深度交心等举措,全面提升辖区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擦亮“红石榴家园”服务品牌。截至目前,辖区少数民族群众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成,实现“引得进、管得好、留得住、不出事”的工作目标,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宁这片基层沃土上绚丽绽放。

多元调解促和谐

民族共治显实效

今年6月30日凌晨,两名新疆青年因琐事引发矛盾,天宁“红石榴家园”工作站第一时间启动调解机制,将民族情感疏导与法治教育相结合,通过耐心倾听诉求、细致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赔偿谅解协议,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红石榴家园”精准调处民族矛盾的生动实践。

针对辖区30个民族的分布特点,天宁“红石榴家园”工作站创新建立“民族代表议事制”,按人口比例动态选取民族代表,广泛搜集矛盾纠纷线索,由属地党委政府牵头,统筹推进涉少数民族纠纷调处工作。今年以来,在民族代表的积极参与下,成功化解了摊位管理、租赁纠纷等多起突出风险,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普遍认可。

此外,天宁分局在“红石榴家园”工作站设立“民族事务调解室”,聘请辖区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少数民族代表担任专职调解员,同时邀请“红石榴”社工、街道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组成专业辅助团队,形成“1+N”调解力量体系。该机制运行以来,先后成功化解某烧烤店经营权转让纠纷、某烧烤店劳资争议等矛盾29起,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100%。

文化交融聚人心

共建共享情意浓

天宁“红石榴家园”始终坚持以文化为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今年以来,工作站精心组织开展系列“民族文化交融活动”,将元宵、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与古尔邦节、“三月三”等少数民族节庆有机结合,先后组织搓元宵、包粽子、民族文艺联欢等特色活动10余场,参与少数民族群众超200人次。

“这些活动既让少数民族同胞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也让本地居民领略了多元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情感认同。”天宁“红石榴家园”工作站站长顾梓强介绍说,为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跨越语言障碍,他们联动辖区中小学、培训机构等优质教育资源,邀请7名资深语文、历史教师开设“汉语基础培训”课程,不仅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能力,更通过教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增强了文化归属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天宁“红石榴家园”工作站还组织少数民族同胞开展“党的生日 民族共庆”主题活动,通过观看微视频、聆听专题党课、分享社区暖心故事、共话发展建议等环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激发各族群众参与社区共建的内生动力。

“我们围绕反诈防骗、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实用内容,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有效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安全意识和城市融入感。”天宁分局翠竹派出所所长俞呈说。

精准服务暖民心

排忧解难促融合

今年7月底,天宁“红石榴家园”工作站接到兰陵地区一新疆烧烤店店主求助,其子女因不符合“购房入学”政策面临转学难题。工作站主动作为,通过汇报分局领导牵头协调区教育部门、会同社区书记多次对接相关学校等方式,最终成功为两个孩子落实就读学校,解除家庭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天宁“红石榴家园”创新推出提供就业、就医、就学、托管帮扶,接受异常报警、爱心互助、政策咨询、矛调申请等“四提供四接受”服务管理措施,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全方位、兜底式保障,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8月初,青龙辖区一少数民族烧烤店经营者因忙碌疏忽,导致幼子独自跑出店外徘徊。小区保安报警后,民警依托工作站积累的社区信息,迅速排查找到孩子并安全送回。

“之所以能快速找到孩子,‘红石榴家园’充分发挥了信息枢纽和信任支点的重要作用。”顾梓强介绍,他们借鉴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经验,发动辖区党员群众与6名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结成“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对子,将帮扶内容从物质关怀延伸到就业协助、就学辅导、就医联系等“造血”式服务,以实实在在的关爱促进各民族深度融合。

“‘红石榴家园’已从服务站点升级为连接党委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连心桥、促进各民族心灵相通的融合平台。”工作站张楠介绍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愿意来这里求助、倾诉、参与活动,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