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镇江丹徒区综治中心的“闭环治理”实践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立足“实体支撑、实战导向、实效检验”,高标准实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通“诉调+访调+警调”高效对接通道,一批问题疑惑解释清、一批矛盾纠纷解决掉,真正把“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便民承诺,变成解开千家烦扰心结的可触现实。

“三实”筑基

精治善治见真章

“综治中心的一站式解答,跑一次就都解决了!”今年7月,丹徒区王女士因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到区综治中心求助,在住建窗口工作人员和公益律师的共同协作下问题迎刃而解。这便捷高效的体验,正是丹徒区综治中心以“三实”为基,推进精治善治的生动写照。

丹徒区综治中心紧扣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规范划分“3区2厅5室N点”;推动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整体入驻,整合农业农村、城乡建设等17家职能部门力量进驻,全力保障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发挥区综治中心指挥长作用,牵头制定《社会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化解机制》《矛盾纠纷化解督办落实实施细则》等18项运行机制文件,依托“镇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智能中枢,高位协调、高效联动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今年已受理纠纷2295件,成功化解2131件,调处成功率达93%。实效检验赢信任。

“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让老百姓愿意来,事能办得了。丹徒区综治中心正式运行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引导,共接待来访群众3057批次4096人次,“一站式”服务群众的能力大幅提升。

“三调”对接

多元协同提效能

丹徒区综治中心立足“调解优先、诉讼为辅、全程服务”理念,不断充实非诉解纷“工具箱”,通过深化“三调融合”实现资源聚合、效能倍增。

诉调对接减诉累。诉讼与非诉讼紧密衔接,在法官指导下,委托6名调解员今年已累计调处婚姻、邻里等各类案件1327件,一批矛盾纠纷止步诉前,高效分流诉讼压力,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访调对接疏堵点。

按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建立健全与入驻部门业务协同对接机制,创新开展“12345+调解”“仲裁+调解”等非诉解纷模式;建立区级调解员人才库,完善“访调对接”、司法确认闭环管理机制,确保调解协议效力,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警调对接破壁垒。设立以老公安为调解员的“警调对接”工作室,协调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建立矛调平台与110接处警系统数据对接,通过矛调平台对非警务警情案件依法分类处置,积极推动线下联动调处,提升非警务警情案件的风险研判处置能力,已累计调处矛盾纠纷400余件。

“三解”交融

情法共治暖人心

“这笔钱我们等了几年,今天终于踏实了!”农民工代表李某的感慨,彰显了综治中心传递的法治温度。在某公司拖欠27名农民工工资案件中,面对缺乏书面合同、考勤记录等关键证据的维权困境,综治中心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室调解员陈秀芹以“将心比心”的调解艺术促成双方和解。

丹徒区综治中心不止于“案结”,更致力“事心双解”。把问题“解释”。入驻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在窗口开展政策解读、咨询答疑及矛盾纠纷全流程受理服务。把矛盾“解决”。制发“风险提示函”“工作提醒函”“四应四不”督办落实等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规范化、法治化的闭环管理。把心结“解开”。丹徒区综治中心从导服台集成医药急救、查询复印、文书指导等便民服务开始,在细节之处提升群众满意度,让冰冷的纠纷调处,升华为有温度的心灵抚慰与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