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游戏昵称反被“割韭菜”?民警循线挽损
日期:09-02
本报讯(通讯员 季佳蕾)8月22日,陈女士将一面印有“破案神速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启东市公安局合作派出所民警手中,以表达对民警为其挽损2.5万余元的感激之情。
8月5日7时许,陈女士报警称被骗了4万余元。原来,8月5日凌晨1时许,陈女士女儿小刘在手机某App上看到一个用户在评论区表示需要购买某游戏的用户昵称,于是小刘便与其私聊,约定以300元的价格转让,该用户告诉小刘为防被骗,需要走某平台进行交易,并发送二维码让其扫码联系客服,随后发送了一张支付300元的截图。但客服告知小刘,因账户为未成年人使用,订单已被冻结,逾期或不配合解除交易,需支付5000元违约金,并协同网警联系本人。
小刘一听慌了,连忙询问客服该如何配合解除订单,于是小刘在客服的引导下下载了“Teams”App进行视频聊天,后因操作复杂,小刘便让其母亲帮忙。此时,陈女士以为对方是游戏官方的客服,便在对方的引导下转账。转出4万余元后,客服就退出了视频会议。陈女士这才发现被骗,于是报警。
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刻查看其转账记录,发现其中两笔转至某公司的电费账户,遂顺着线索继续摸排寻找代充下家,并告知该公司以及代充下家,其行为有可能参与了诈骗分子洗钱环节,对方认识到自己行为不当,愿意将电费账户中余额原路返还给陈女士。最终,成功挽损2.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