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数字化重塑吴江警务新生态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尤莉

太湖之滨,水韵吴江,正悄然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警务变革。键盘声声,数据如运河奔流——这一切,源自苏州吴江公安民警那份沉甸甸的为民初心。在这座被太湖水滋养的千年古城,科技创新正与传统警务实践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织就一张无形却坚实的平安网。

从前办案基本靠奔走,如今办案先要看数据;从前调解靠言语,如今AI来辅助。智慧警务,已不再是遥远的概念,它已深入吴江的每一个派出所、每一处警务站,成为民警实战的“新战友”。记者跟随“阳光下的守护”江苏公安基层行采访组走进吴江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这里智能终端、智慧系统处处可见,与民警忙碌的身影交织融合,共同勾勒出智慧高效、执法为民的现代警务新生态。

在“智慧”中 看见创新力量

“4小时完成危险驾驶案全流程办理,创下吴江刑事案件速裁最快纪录”“行政案件智能快办平台使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30%,最快1小时就能办结”……

“我们要把公平正义‘速递’到每一位当事人手中,实现办案效率的真正提升。”苏州市公安局吴江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张海江这样说道。这正是吴江公安的工作信念。

当传统办案模式面临效率瓶颈,吴江公安坚定选择向科技要警力、以创新提效能。他们自主研发行政案件智能快办平台,推出200余种自述材料模板,并通过AI语音交互系统实现人机协同完善材料。

张海江表示:“科技赋能不是为了取代人力,而是为了解放警力,使民警能更专注于重大疑难案件。”这些融入日常的创新,成为吴江智慧警务最生动的注脚。

在智慧警务体系中,还有一群特殊的“数字战警”——RPA数智机器人,实现了“民警下班、机器人上岗”,24小时不间断开展执法监督。

“以往大量数据需人工逐条核对,耗时费力。如今依托数智赋能,有效减少监督盲区,大幅提升监管效能。”张海江指出。智慧警务之所以赢得群众满意,正是因为它把科技真正用到了百姓心坎上。

苏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政委周其海坦言:“吴江公安以‘把科技当战友’的理念践行科技强警,以‘啃硬骨头’的韧劲攻克技术难题。他们身上体现的是现代化警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坚定信仰。”

平望派出所所长郭力强感慨道:“正义从不抽象。它藏在机器人耐心询问的每一起接报案中,写在智能调解达成的每一份协议里。科技虽无声,服务有温暖!这是新时代警务改革的创新答卷,更是广大公安干警不懈前行的方向。”

在“守护”中 传承为民初心

从个案办理到片区治理,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到社区纠纷化解,吴江公安始终坚持以服务为本,以真诚解“法结”、化“心结”。“护航企业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派出所的重要职责。”苏州市公安局吴江分局盛西派出所所长徐向宇语气坚定。面对辖区内400余家企业、超2万名员工的庞大体系,盛西派出所以恒力警务室为支点,创新推出“靶向式”宣教服务,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并邀请内保、经侦、刑侦等警种业务骨干进行定向宣讲与岗前辅导,精准提升防控能力。自警务室设立以来,恒力集团实现职务犯罪零发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55%,筑牢了企业“防火墙”。

智慧警务的镜头转向某物流公司的会议室。一份特殊的“体检报告”正引起管理层热烈讨论。这份由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所社区民警沈建联合网安部门出具的报告,从物理防护、数字安防等五大维度排查出3类7项风险点。

“这份‘体检报告’全面翔实,民警还专程上门解读,帮助我们节省约30%相关成本。”该物流公司IT负责人侍先生表示。

在汇聚431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知产诊所”成为护航创新经济的关键一环。开发区派出所打造“预防+把脉+处方”全链条保护机制,并通过“体检报告”主动为企业排查风险。

“知产诊所”建立涉企案件“报案快理、案件快侦、损失快追”的“三快”机制,确保每一起案件高质效办结。

“新材料企业业务体量大,单笔采购达百万元。李逊阳警官在‘知产诊所’深度排查中,发现了我们公司在质量与供应链管理方面此前未察觉的漏洞,他高效响应,迅速记录违法线索,协助企业完成整改。”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王申对民警的服务高度认可。

“目前,‘知产诊所’已为企业定制20余份‘体检报告’,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开发区派出所办理涉企案件40余起,通过案件倒查整改企业泄密隐患20余处。”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王恩鹏介绍道。

在“温度”中 赓续服务情怀

智慧警务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吴江公安借助科技手段破解治理难题,构建“有温度、有效率”的警务新模式。AI调解助力破冰——在平望派出所调解室,尧某与超市负责人余某之间的争执正僵持不下。调解桌上,两台机器人同步记录:“过期牛奶纠纷,争议焦点为赔偿依据。”一分钟后,AI屏幕显示调解方案: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超市补偿尧某50元。余某心服口服:“现在AI调解方便快捷,而且准确清晰列出法律条款,我们信得过!”

“以往,记录与文书制作是调解中最耗时的环节。‘AI调解助手’能快速厘清事实,显著提高调解效率。”平望派出所副所长李闽介绍,“有时因方言差异或沟通不畅,当事人容易对调解公平性存疑。而现在,AI依据权威法条清晰展示,群众更易接受。”自运行以来,“AI调解助手”已成功调处工伤认定、邻里纠纷等20余起矛盾。

与此同时,针对盗窃、损毁财物等常见民生案件,吴江公安研发了“接报案机器人”,实现智能问询、材料自动生成等功能,有效压缩笔录时间,提升破案速度。

“接报案机器人”自去年9月试点以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以往一小时完成的材料受理,如今只需10分钟,极大减少了群众等待时间。

吴江公安分局推出的“数智宣防机器人”首创社区民警真人语音,整合户籍、交管等业务知识库,以电话形式24小时精准推送信息。该机器人还会根据时段、人群、发案规律等因素,围绕消防、交通、反诈等开展定向宣传,以一对一、一对多外呼全面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截至目前,辖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23.08%。

“‘数智宣防机器人’的优势在于高效。它能不间断工作,同时执行多任务,用‘声音’搭建为民服务的新桥梁。”平望派出所副所长胡琛说道。自启用以来,该机器人已完成智能外呼3万余人次。

“从前靠双腿跑,现在靠‘双腿+数据’双驱动!”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王海萍感慨,“但无论如何变革,‘为人民解难题’的初心永不改变。”从手工台账到智慧平台,从经验调解到AI辅助,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

吴江公安以智慧警务织就这片创新热土上的“平安经纬”,这份“阳光下的守护”,是键盘上流动的数据,更是民警心中沉甸甸的责任——科技与温度交织,平安吴江正在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