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明山 邹峰 陈怡瑾)今年以来,金湖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致力于将县综治中心打造成集多元解纷、法律服务、网格治理、治安防控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安建设重要平台。截至目前接待群众来访305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510件,化解率达97.2%。
整合各方资源,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聚合”。结合全县人口、信访、矛盾纠纷总量和日接待量等实际情况,依托县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创新推行“2+N+1+1”一体化工作模式,充分整合非诉讼服务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机构,统筹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进驻,配备专职调解员11人,组建医疗专家库42人、法学专家库26人,规范设置服务窗口8个、功能室10间,提供矛盾调处、来访接待、法律服务、检察服务、仲裁诉讼等服务,通过强化现场调解、联动化解,构筑起“一站式接待、全链条服务、一揽子解决”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实战化平台,确保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健全工作机制,从“委托代管”到“正式接管”。改变县信访局代管模式,由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入驻进行日常管理,县信访局协助。完成县综治中心更名并挂牌,明确正科级建制,编制数12名,内设综合股、窗口管理股、运行调度股、业务指导股。主要承担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等职责。建立登记受理、综合协调、分析研判、督办落实等七项运行机制,每周五为固定研判日,将县委政法委“6+X”联合研判机制与综治中心常驻部门集中研判高效整合,截至目前,已编发每周研判65期,其中县委主要领导批示31期。
聚焦服务成效,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突出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开展纠纷排查调处“五进”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的关口前移。深入挖掘和推广“国旗调解先锋岗”“老兵调解室”“渔事调解室”等地方特色鲜明、植根基层、群众信赖的个人品牌调解室经验做法。引入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20个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商事专业调解组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实时答疑解惑,依托“调解+接待”模式,90%在中心得到了有效解决。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率排全市前列,深化源头治理,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