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十年守护终被法律“看见”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A05版:江苏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年寒暑,三千多个日夜,郑阿姨无怨无悔地守护在小雪病榻前,直至为小雪料理身后事,送完最后一程。

然而,当郑阿姨领取小雪身后留下7万元的丧葬费、抚恤金后,小雪的父亲和女儿却将郑阿姨诉至法院,要求全额返还这笔款项。

“十年了,我抛下一切照顾瘫痪在床的小雪,作为小姨,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郑女士激动地说。“小雪说你对她不好,没有诚心照顾她。”小雪的父亲反驳道。

十年前,小雪的人生被按下了“暂停键”——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她的母亲身有残疾,无力照顾;父亲每月给500元生活费,却难以弥补日常照料的巨大空缺;女儿尚且年幼,在外求学。危难之际,郑阿姨毅然伸出援手,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照顾瘫痪在床的小雪。

“我成了被告,这事儿说出去都不会有人信。”在法庭上,郑阿姨哭着说。“我心疼那孩子,十几年了,我把小雪当女儿照顾,端汤送药,擦洗翻身,我这个当小姨的对得起她们一家人。”“我也想多付出点,但自己都过得捉襟见肘,也是有心无力。外孙女也是真的难啊。”小雪父亲哽咽道。“我之前对于小雪的关心太少,现在也很后悔,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心里也不好受。”

面对这起交织人情与法律的复杂纠纷,承办法官张邈、法官助理余明明和书记员组成的审判团队并未简单依据血缘关系或领取事实草率定论,而是深入剖析案情,精准把握核心事实:郑阿姨虽非法定继承人,但其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承担了对小雪最主要、最直接、最繁重的扶养义务,在小雪最脆弱、最需要依靠的时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其付出远非小雪父亲有限的金钱资助所能替代。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郑阿姨的行为,正是法律所认可和倡导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情形,依法应当享有分得适当财产的权利。

这7万元虽非严格意义上的遗产,但参照相关法律精神及公平原则,其分配应充分考虑各相关方对被继承人生前的贡献。“我这十年不仅贴身伺候,还自己贴钱用于吃喝,我图了什么?”郑女士越说越委屈,自己十多年不辞辛劳的付出没人看见。“我也每个月付生活费,没有放任不管……我也有继承权。”小雪的父亲继续说道。

不能让付出者伤情、伤钱、又伤心。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多次采取“面对面”协商模式,分别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和意见,寻找调解的突破口。

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法官一边向原告方表达郑阿姨十年如一日照顾小雪的艰辛与不易,一边引导郑阿姨认识到,法律既会尊重和保障其基于巨大付出而应得的权益,也要考虑到小雪父亲和女儿的血缘亲情和情感联系。

最终,在法官的努力下,三人打开心结,互谅互让,达成和解:7万元丧葬费、抚恤金由三人平均分配。法律与亲情,在碰撞中再一次找到了平衡点。她的付出与守护,终于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