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家港冶金工业园(锦丰镇)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创新实施合法性审核前置介入、拓展审核范围等举措,从源头上规范行政行为、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
规范行政行为,实现法律风险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规避”
由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发现一个法律风险,规范一类行政行为,切实防范职能部门的履职风险。在审核某村村民要求政府履行监督村务公开职能的事项中,部分职能部门在文书送达、跟踪反馈方面存在程序意识不强的问题,对此,法制部门立即制发工作完善提示单,提升相关职能部门的履职意识和能力。在违建治理中,法制部门联合政府法律顾问积极研判,对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等执法风险做了重点提示,制作了规范性执法手册和过程性文书模板。截至目前,未发生因履职问题引发的复议、诉讼被纠错案件,类案治理成效明显。
化解行政争议,促进法制审核从“形式审查”到“实质解纷”
将审核工作前移,对行政争议事项实施“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对张某某信息公开事项的办理,法制部门敏锐洞察其背后的宅基地纠纷诉求,牵头资规局、法院、不动产登记部门及村建部门积极会商,解决该户长达十数年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问题,促使当事人主动撤回2起行政诉讼案件。结合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法制部门就征地名单资格审核、宅基地审批、房屋拆迁安置这几类事项建立了法制审核前端介入机制,提供审查意见和化解建议,推动个案矛盾“一案一策”精准化解。截至目前,因宅基地纠纷、房屋征收拆迁引发的涉诉涉访案件同比下降10%。
助力乡村发展,拓展审核范围从“行政行为”到“村级事务”
为切实保障三农发展,提升村(社)法律风险抵抗力,锦丰镇围绕有效服务村级事务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全面推动合法性审核向村(社)延伸,以合法性审查“小切口”提升实现乡村法治建设“大牵引”。梳理编制村(社)审查清单,将村规民约、村级合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等纳入审核范围,实行村组织“实体自查”+法律顾问“书面审查”+法制部门“重大复审”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提供法律意见238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00件,有效推动了法治建设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