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上膛、胶片上卷;扣下扳机、按下快门……今年暑期档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一开场就扣人心弦。
电影中的一张张照片、一帧帧光影,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展示。
8月7日,记者走进纪念馆,了解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那本相册撕下“亲善照”的面纱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随即开始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暴行。年仅15岁的小伙子罗瑾因家境穷苦,没有盘缠,只得跟家人躲进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立的难民收容所。
1938年初,局势稍稍平定后,罗瑾到华东照相馆当学徒,想挣点微薄薪酬养家糊口。
日军在南京肆意烧杀淫掠的同时,为炫耀其“武功”,自行拍摄了不少照片。
1月的一天,一个日军少尉军官来到店里冲洗两卷“樱花牌”胶卷,馆主把胶卷交给罗瑾,让他拿到暗室去冲洗。在暗室里,借着红色的灯光,罗瑾把胶卷放进药水里,当显影液中出现日军砍杀中国军民与侮辱中国妇女的影像时,罗瑾是一阵接一阵的恐惧,额头滚下汗珠,两手不停抖动。日本人真的是禽兽!他差点大喊出来。此后,每当日本兵来冲洗照片,如果发现有日军烧、杀、淫、掠的照片,罗瑾就会偷偷加洗几张。
罗瑾想起在报纸上看到的照片,那些照片拍摄的是“日军与南京市民友好相处”的影像,包括施舍粮食、分发玩具、医疗救助等。枪口下的平民,或是被迫在镜头前微笑;或是故意显得悠闲安逸。他曾听人说,那些都是日本人端着刺刀逼中国人摆拍的“亲善照”,看着眼前的照片,他更加相信那些“亲善照”是假的。
在偷偷加洗的照片中,罗瑾挑选出16张反映日军暴行的照片,制作成一本相册。他在相册封面画了一幅图:左上方是两颗鲜红的心脏,右下方一把利刃刺向心脏,滴着鲜血,右上角写了一个大大的“耻”字。
纪念馆中的那些照片虽然已经泛黄褪色,但是,被砍杀中国人的痛苦与挣扎,依然可见可感;成堆的尸体或是横陈废墟,或是塞满池塘,依然触目惊心。
据纪念馆讲解人员介绍,那些摆拍的“亲善照”被日本人大肆宣传,企图扭转国际舆论对其战争罪行的谴责。那本相册将“亲善照”变成了“伪善照”。
冒着被砍头的危险留下“砍头”的证据
罗瑾隐隐约约地感到,那本相册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有作用。同时,他感到,在那种环境下,私藏那本相册,要是被日本人发现,那自己一定要被砍头。
如何妥善保管那本相册?罗瑾想了很多办法,一开始他将相册藏在照相馆暗室案板下,后来又转移到家中的屋梁上。
1940年5月,罗瑾考进了汪伪政府交通电讯集训队,在那里当学员。集训队位于南京市区的毗卢寺内。罗瑾和学员们白天学发报、学旗语、学架线,晚上睡在大殿里。
罗瑾害怕相册放在家中不安全,就悄悄地把它带到集训队,藏在宿舍床板下。1941年初的一天,日伪宪兵突然到毗卢寺进行大清查,罗瑾害怕相册被敌人发现,情急之下在寺内厕所的墙上掏了个洞,偷偷将相册藏到里面。他隔三岔五去看看,几天以后,当他准备把相册转移时,发现相册不翼而飞。惊恐万分的他只得匆忙逃离南京,就此隐姓埋名。
不知什么原因,那本相册掉到了寺内的一处草丛里。与罗瑾同在通讯队学习的吴旋早起上厕所,发现了那本相册。吴旋想起通讯队的政训员在队里的训话,要求发现相册一定要交出来,否则,后果很严重。吴旋连看了几遍相册,被里面的内容震撼了,明白这东西比命还重要,立即将其藏于身上。
吴旋悄悄把相册放到寺内一座佛像底座的夹层里。1941年秋,通讯队集训结束,吴旋去佛像那摸出了相册,将它放到自己箱底。他先后辗转于电讯团、江南汽车公司等处谋生,整整5年,他没对任何人,包括最亲的人,提起过这个秘密。
1946年2月15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南京成立,后更名为“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简称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
1946年6月23日,为配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工作,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发起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
1946年10月的一天,当吴旋得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正征集证据时,赶紧从家中床下拖出那只旧皮箱,翻开上面的层层衣服,从箱底取出那本令他提心吊胆的相册,并毅然将它送给南京市临时参议会。
南京市临时参议会收到吴旋的呈文和16张照片后,经过调查,认定这些照片确为当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所拍摄。
谷寿夫等战犯在铁证面前低头
对侵华日军战争暴行的清算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该案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之一、原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于1946年2月2日在东京被捕,8月1日被引渡到中国,10月3日被押解到南京。
1947年2月6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黄埔路“励志社”(现为钟山宾馆)大礼堂对谷寿夫开庭公审。
对谷寿夫的审判先后进行了五次公审。法庭收集的证据达四五千件之多,证人多达500余人,公审出庭的证人有80余人。
公审中,谷寿夫百般抵赖,否认其所犯罪行。临时参议会将吴旋上交的照片和呈文转交给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作为指控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出示。那份浸染着鲜血与勇气的证据,成为给谷寿夫定罪的重要证据。
1947年3月10日下午3时,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处谷寿夫死刑。1947年4月26日上午,法庭将谷寿夫验明正身,押赴雨花台,依法执行枪决。
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从成立至结束,共审理案件100余起,其中包括对酒井隆、谷寿夫、矶谷廉介、高桥坦、冈村宁次等重要战犯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