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法治之力托举城市品质跃升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02版:政法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溧阳市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普法行动为契机,搭建“锂享小镇”法律服务站,为园区百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化解法律风险点。开展企业“法治大讲堂”活动,为500余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充电赋能。主动走访对接“链上企业”,开展法治专题讲座。

创新载体

打造法治文化新品牌

法治溧阳,品质有声。近年来,溧阳市聚焦“法润溧阳”普法IP品牌建设,突出资源融合共享,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普法传播网络。结合法治文化和本土文化,创新推出一系列实体作品,原创法治微电影与动漫180余部,其中,溧阳市司法局创作的《孟郊断案》系列动漫获评平安常州“三微”大赛特等奖。

不仅于此,溧阳市还充分挖掘地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源头活水”,组织“非遗法韵”作品巡展,以非遗之美传播法治文化。实施智慧普法阵地工程,创新普法主体单位媒体“公开述法”模式,打造了“1205时光”“剧说人社”“法治大讲堂”等一批品牌普法栏目。

广泛开展主题普法活动,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重要位置,每年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普法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开发一站式普法体验空间,采取共投共建共享的模式,通过“一园一部法”方式,建成民法典、青少年学法、税收法治、消防安全等10余个主题法治公园,实现市、镇、村三级法治宣传阵地全覆盖。连年组织开展“宪法在我心中”“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等主题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学法兴趣。

为丰富普法形式,溧阳市专门出台《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共性综合清单》,列入新任领导干部、执法人员考试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公务员初任培训、青干班的重点课程。溧阳市检察院检察长走进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讲述公益诉讼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多维发力

擦亮基层治理新名片

“人民调解是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柔性手段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既减轻了群众诉累,又节约了司法资源。”8月5日,江苏常明律所律师杜鹃受邀为溧阳法院的人民调解员开展“落实基层人民调解制度 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专题培训。

“依靠律师和‘法律明白人’参与普法和基层治理,参与处理法律事务,是溧阳的又一特色。”溧阳市司法局副局长花莎介绍说,近年来,溧阳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打造“百姓议事堂”升级版,让相关法律政策等信息公开透明,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实际需求精准对接。自“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百姓议事堂”自治新方式推行以来,溧阳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点赞。《人民日报》以《村民调处纠纷的草药方》为题,整版推介溧阳首创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心治“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样板。

在此基础上,他们放大“百姓议事堂”品牌效应,推广“百议堂+法律明白人+N”组团模式,“老陈调解室”“兵心调解室”等金牌调解室成为基层协同复合治理的新亮点。推动全市500人以上企业全部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企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溧阳市人民调委会被司法部评为“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集体,溧阳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溧阳市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惠民行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法律服务惠民保障项目”等相继被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升级镇街、村居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村居法律顾问、远程公证服务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溧阳市司法局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公共法律服务融入该市“五堂一站”建设获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为提升社会治理品质,溧阳市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古县街道党政领导每天与群众“七点有约”,戴埠镇在各行政村全面推行“社情民意墙,民声回音壁”。探索“驻队律师”新型执法模式,律师团队参与重大复杂疑难执法活动,律师服务“六稳”“六保”做法受到司法部主要领导批示肯定,3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