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三尺审判台,是我的使命所在”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A05版:江苏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他温和谦逊,走上审判台执起法槌时却严肃冷峻;他话语不多,面对群众释法说理时却又滔滔不绝。在同事眼中,他有着使不完的劲,是出了名的“快刀”法官;在群众眼中,他有着真诚为民之心,是信得过的“温情”法官。他深知案要“结”更要“解”,以情、理、法融合,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就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江海法庭员额法官——李佼童。

“独立办案500件,是我对自己的目标”

近年来,法院的收案数连年上升。借江海法庭成立契机,如何做深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助力民事审判良性运转,李佼童在思索,更勇于走到探索前沿。

“我愿意到江海法庭工作,我将完成个人500件团队900件的目标。”2024年4月,李佼童向法院领导作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

话易讲,行则难,没有方法上的革新,蓝图再美好也只是空中楼阁。李佼童找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和有着繁简分流成功经验的超大体量法院最新年度工作报告细细通读了一遍。

李佼童根据超大体量法院的先进经验,结合小微法院实际,思索出简案分流七大潜力点,以身作则在法庭推广。简案选取不受案由标的额限制、多重分流保证简案比例、法官助理参与简案办理全流程、灵活调整简案筛取最后一道关口、重视资深书记员调解潜力、一天十庭“急诊”式排期、“减法”式庭审……一项项切实可行的举措“即插即用”,办案效率极大提高,2024年难简案兼办,他的独立办案数定格在400件;2025年上半年,他又独立办结案件259件。法院每季办案之星评比,他长期“霸榜”。 “办好简案,更要会办难案,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李佼童忘不了他刚走上审判岗位不久就办理的一起某安置房小区因总承包人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系列案。该系列案的标的金额高达数亿元,总承包人在发包人处的到期工程款被多重查封保全,稍有处理不慎就会使得本工程的材料商、施工人的权益完全落空,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案情确实复杂,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干就对了。”李佼童接手该案时没有丝毫畏难情绪,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努力安抚当事人特别是农民工的情绪,劝导他们选择合理合法方式维权;一方面加班加点,吃透案情,厘清案件当事人之间以及案与案之间的整体关系及法律适用问题,拿出了案件审理的通盘方案。

最终在各部门的积极协助下,通过府院联动,组织发包人、政府、法院与各债权人多轮沟通,部分债权人放弃了利息和利润的主张,使工程余款基本得以覆盖本工程债权,最终使该系列案得以圆满解决。

“不管案件有多难,只要不畏难、不怕难,肯下功夫去想解决思路,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李佼童才在办案过程中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要结案,更要止纷,这是我作为法官的使命”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李佼童看来,案要“结”更要“解”,法官是诉讼双方沟通的桥梁,只有双方矛盾得以根本化解,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腊月的周末,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社区调解室内的气氛也是降到冰点,利用周末赶来社区指导调解的李佼童打量着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思索着破解之法。

调解桌两边坐着的是楼上的老张家和楼下的老李家。老张家将房屋出租给租客,老李家则长期人在上海,因为漏水至老李家,老李向老张索赔损失。此刻两人怒目相向,而对于损失数额更是争执不断。

眼看着双方寸步不让,火药味渐浓,甚至有家属拍起了桌子,矛盾有激化之势。李佼童说:“如果真想解决纠纷,双方控制下情绪,先去看看现场吧。”

踏入老李家的屋内,只见屋内靠阳台的墙面上布满了大片的水渍痕迹,木质吊顶上充斥着星星点点的霉斑,甚至有部分墙皮因长期浸泡而开裂脱落,给原本应当窗明几净、喜气洋洋的婚房,添上了一抹刺眼的晦暗。老李也拿着照片一一指出对应位置,以证明自己提供照片的真实性。

再次回到调解室,李佼童先对老李进行普法:“漏水这一类案件,虽然金额比较小,但是处理起来却是很麻烦。鉴定成本也很高,同时你也要考虑到自己对损失扩大亦有一定责任,所以还是要合理地提出赔偿要求。”

再与老张进行沟通:“通过刚刚的现场勘察,老李家的损失着实不小。抛开钱不说,打完官司加修复,整个程序下来,耽误了老李儿子结婚可是大事。”

见老张和老李都陷入沉思。李佼童紧接着说道:“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两家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应该相互谦让相互理解,本就不是多大的矛盾,最好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双方还是好邻居。”

心结逐渐解开,老张当场转账了协商的5000元赔偿款。两人的手重新握在了一起。

“法官办的是一宗案件,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对于每宗案件,在司法审判中都要全力实现情、理、法深度融合,才能真正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李佼童如是说。

未来的日子,李佼童将会一如既往用使命和担当在向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三尺审判台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