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张家港“三官一律”团队走进437个小区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综治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张骞 张纯 庄丹

停车收费起争议,物业合同藏猫腻,邻里矛盾难化解……当群众身边的糟心事遇上“三官一律”政法服务团队,便有了新解。

自今年张家港市委政法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进小区实施方案》以来,一支支专业政法服务团队走进全市437个小区,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

服务网络全覆盖下沉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不知该找谁,现在法官、律师定期来小区提供服务,有疑问当场就能解答。”这是不少张家港市民的真切感受。

为了让专业力量更加触手可及,张家港下足了工夫——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全面统筹推进,政法各单位细化实施方案,明确“下沉力量、服务事项”等四张清单,确保事事有章法、件件有着落。

根据实施方案,张家港创新“三官一律”组团模式,为全市130个社区、437个小区配备专业政法服务团队。48名法官、28名检察官、197名社区民警以及220名律师通过每月组团走访、每周社区驻点、定期法治讲座等形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法律知识,满足多元法律服务需求。

在推进方案实施过程中,市委政法委不断强化制度保障。“通过落实公示公开、定制服务、联系走访、工作报告四项制度,让政法人员信息在小区全覆盖,同时细化各岗位履职频次,推动服务常态化。”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高双介绍道,依托“新时代政法大讲堂”平台,“三官一律”团队在矛盾调解、心理咨询、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全市2800余名基层工作者也通过该平台培训赋能,从源头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需求呼声“零距离”响应

“没想到一个电话,律师就主动上门,帮我厘清了租房合同的关键点,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的纠纷。”这是居民朱女士不久前的经历。

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就是“三官一律”团队服务的方向。政法服务团队整合研判12345热线、“法润民声”等平台诉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个性化需求,实现按需“点单”,精准匹配。

针对群众关注的动迁小区停车收费解读、商品房小区物业合同细节等问题,法官、律师定向服务,实现“对症下药”;针对平安薄弱小区的治安管理痛点,社区民警重点加强巡逻防控,全力守护小区居民安全感;针对群众反映的小区苗头隐患或综治中心流转的纠纷,政法服务团队第一时间上门,依托专家库和“三官两师一员”队伍,运用巡回调解、“院地协同”等机制,成功化解12起疑难复杂纠纷……

此外,针对小区停车位改造、垃圾分类等常见执法场景,政法服务团队实施全流程指导,明确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协调解决30余件难题,提升执法规范性和公信力。

治理效能精准式提升

“叔叔阿姨们,这个‘养老理财’的套路可千万别信,咱们今天一起来聊聊,把这些防骗知识记心里。”近日,市法院干警走进经开区(杨舍镇)景溪社区,接地气的宣传实现普法“零距离”。

如今,法官讲法、检察官释理、警官护平安、律师解疑惑在张家港437个小区成为常态。在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以案说法、法治沙龙等宣教活动常态化开展,针对“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陷阱”等,政法服务团队开出“法律门诊”。截至目前,已提供现场服务1605次,开场普法宣传743场。

依托三级综治中心“一站式”阵地,政法服务团队积极落实非警务类突出矛盾纠纷联调联处机制,联动化解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46起,重点攻坚提升12个治理薄弱社区,整改问题隐患350多个。同时,政法各单位建立与社区、物业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问题共商、协同化解,全面提升小区综合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