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宜兴“法香”浸润赛事热潮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郑弋

本报通讯员 张永明 肖璐希

当赛场的欢呼声浪冲上云霄,当文旅景区的人潮如织涌动,宜兴大地飘来一缕沁人心脾的“法香”。宜兴市司法局以巧思破题,将“法治基因”注入赛事全链条,用鲜活的普法形式、暖心的调解服务,为沸腾的赛事经济披上“法治铠甲”,让每一份激情都有规可循,让每一次体验都温暖安心。

赛场内外 法治元素沉浸式融入

8月16日晚,宜兴市体育场灯火如昼,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九轮较量——无锡队主场迎战徐州队在此火热上演。绿茵场上,双方球员奋力角逐,看台上,球迷们呐喊声浪几乎掀翻顶棚。

就在这激情四溢的时刻,法治保障的触角已悄然延伸到赛场的每一个角落——宜兴市司法局宜城司法所的志愿者们,身着蓝白相间的志愿者服装,胸前的司法行政徽章与手中宣传牌上的“美好生活,法典相伴”“民法典走进群众身边”等字样交相辉映,宛如一簇簇传递着法治温度的火苗。

从城市街景的法治宣传展板到志愿者马甲上的“与法同行”Logo,从赛场内外的法治宣传折页到广播里穿插的法律常识播报,法治元素像空气一般渗透赛事的每一个毛孔。在为进球而欢呼的间隙,观众们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与‘宜小治’一起,为法治宜兴打CALL”标语,法治意识便在这耳濡目染中悄然扎根。球迷小王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普法方式真的很新颖,在看球赛的同时,还能学到法律知识,感觉收获满满。”

赛事联动 普法宣传零距离开展

“这扇子太好了!在陶都宜兴游玩,‘陶小法’扇子与我一路同行,握在手里凉丝丝的!”在宜兴湖氵父 景区小溪边,小朋友囡囡摇着手中的法治凉扇,灿烂地笑着。

这场“赛事+文旅”的普法盛宴,让宜兴的“好山好水”都成了法治宣传舞台,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市民驻足观看或参与。阳羡100越野挑战赛的赛道、白塔村法治文化公园的民法步道,让运动达人“休闲有去处、学法有趣味”;龙珠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竹海普法苑、云湖新农村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景观随处可见,法治宣传多点开花;在陶都文旅新地标——陶二厂,普法志愿者们组织开展“民法典进景区”主题普法活动,为游客和商户送上“零距离”的法治服务。

今年以来,20余场“赛事搭台、法治唱戏”的活动,像撒播种子一般,将普法宣传资料送进了市民和游客的手中。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有法律知识竞答、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示,让“观赛学法”成为比赛事奖牌更亮眼的城市名片,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法治的魅力。

快速响应 纠纷调解全方位保障

赛事经济的烟火气里,难免会冒出些“小火星”。宜兴司法行政人总能化身“消防队员”,以最快的速度扑灭“火苗”。针对票务争议、消费纠纷等看似琐碎却影响赛事体验的“小矛盾”,宜兴市司法局积极组织“法律明白人”、专业调解员等深入赛场周边区域,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积极开展协调沟通,努力推动双方达成共识,做到“第一时间介入、就地高效化解”。

游客周女士在酒店预订的房间频频断电,空调“罢工”如同桑拿房,多次调换无果,要求退款又被酒店拒绝。无奈之下,她拨通了维权热线。不到半小时,湖氵父 司法所副所长戴誉便与相关部门人员一起赶到了酒店。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深入宣讲相关法律政策,最终酒店为周女士全额退还房款。收到酒店退款的到账信息,周女士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宜兴的法治服务,比竹海的清风还要及时!”

绿茵场上呐喊阵阵,越野赛道拼搏不息;景区里笑语盈盈,调解现场握手言和。今年以来,宜兴市司法局创新法治实践,让“法”与“赛”深度交融,既守护赛事经济的热度与活力,又滋养了城市文明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