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这10万元,咱们两清了!”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5版:江苏法苑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赵倩

本报记者 王晓红

“大姐,多谢您的体谅,俺再给您道个歉。”老赵向张大妈深深鞠了一躬。张大妈连忙扶起他,对睢宁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的法官任天阳说:“谢谢法官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事情终于顺利解决!”

事情要从2024年7月的一个傍晚说起。农忙了一天的张大妈骑着二轮电动车在回家路上与驾驶二轮摩托车的老赵相撞,双方不同程度受伤。事故发生后,老赵因为害怕,驾车逃逸了。交警部门认定,老赵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张大妈被送至医院后,诊断为腰椎椎体及左侧横突骨折。

因双方意见相左,赔偿事宜僵持不下。今年4月,张大妈一纸诉状将老赵告到法院,要求支付赔偿款。

在案件起诉后没几天,任天阳在法庭见到张大妈。交谈中得知,她丈夫及子女都在外地务工,她独自在家种地,平时里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还算安稳。这场事故和赔偿纠纷,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我没啥文化,听人家说打官司能要来赔偿,我就来了。接着该怎么办,我一点头绪都没有……”张大妈颤抖地握住任天阳的手,把满心的慌乱和对老赵的埋怨一股脑说了出来。

任天阳将张大妈拉到圆桌旁坐下,安慰道:“别急,这起人身损害案可以去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他们会帮助你,我也会加快办理案件。”

张大妈走后,任天阳仔细查看她的住院材料,发现她的受伤情况,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可能构成十级伤残。

考虑到张大妈的家境一般,伤残鉴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老赵的摩托车未投保,且无儿无女,家庭也较为困难,任天阳决定适用“明伤不鉴定”机制推动案件化解,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刚到调解室,老赵就面露担忧。“法官,俺听说鉴定后才能确定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如果不鉴定,我赔的钱会不会多了?”

“法官,不鉴定的话,赔我的钱会不会变少?我还是想鉴定。”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张大妈急道。

任天阳理解他们的疑虑,拿出相关法律规定,耐心解释:“你们看,张大妈的腰椎骨折情况构成十级伤残,但达不到九级的标准。咱们可以按照十级伤残来确定残疾赔偿金和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等费用。要是做鉴定,费时、费力还费钱,不如把这钱省下来。”

听了任天阳的解释后,双方对伤残等级没了异议,但是赔偿金额让老赵犯了难:“法官,要赔多少钱?我怕赔不起……”

任天阳算出赔偿金额后,注意到老赵紧锁眉头,知道老赵以打零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容易。于是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今天张大妈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有我们人民调解员都在这儿,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赔偿的事。”

在任天阳的主持下,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确定赔偿金额为10万元。

“大姐,我知道您作出了让步,这钱我现在就想办法给你。”老赵掏出手机打起了电话。

“老赵,我知道你有难处。拿了10万元后,咱俩的恩怨一笔勾销。”不一会儿,张大妈就看到手机上的转账记录。

一份宽容,一句感谢。看着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出法庭大门,任天阳感觉气爽神清,如同感受到炎夏清风,或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善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