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镇江公安全国首创“5G可视化直拨报警”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这是引领“110”报警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实用的科技创新:2022年以来,镇江市公安局潜心研究,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依托5G技术,在全国首创“5G”可视化110直拨报警服务系统。该系统获得公安部常务副部长亓延军,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耀光先后批示肯定,并于2024年1月10日在全省推广。

“5G110”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是如何惠及民生、服务民生的?7月23日下午,本报“辉煌十四五 政法显担当——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江苏实践”主题新闻行动采访组走进镇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寻求答案。

开了“千里眼”:

现场情况一目了然

镇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一阵急促的铃声刺破宁静,听筒里传来女子压低的嗓音:“喂,110吗?我好像被人尾随了……”接警工作人员沉稳回应:“女士别慌,我现在发起视频通话,帮您定位。”屏幕亮起,画面随女子仓促的脚步摇晃不定。接警员的目光穿透晃动的影像,精准锁定女子方位与街巷布局,指尖在电子地图上疾速划出安全路线:“往前,第二个路口左转,有一家便利店,你走进去,民警正赶过去与您会合!”她同步截下尾随者影像,系统即刻比对锁定对方身份。

这是镇江5G可视化“110”直拨报警系统运转的寻常一幕。该系统自2023年9月在镇江“四区一市”正式进行试用推广,接受群众视频报警。截至2025年8月1日,这道警民之间的“指尖连心桥”共接通视频报警3.8万余起,日均接警54次,单日最高视频报警量为216次,视频报警成功率为98%,平均视频报警通话时长约1分钟,视频报警占报警总数的4.9%,将安全感实时注入报警群众心头。

寻亲时速:

五分钟的奇迹

“我这边有个小孩和家长走散了,一个人在街头大哭!”指挥中心,报警男子焦急的声音传来。接警员即刻回应:“请接我发来的视频请求,确认现场和孩子情况。”

屏幕上,孩子挂满泪痕的小脸瞬间清晰呈现。值班民警尹鸣启动人脸识别——年幼的孩子尚无身份证信息。他毫不迟疑,指尖翻飞,调取孩子近期活动轨迹与同行人信息交叉比对。数据流在屏幕上无声奔涌,仅五分钟,孩子父亲的身份信息跃然屏上,民警联系上孩子的父亲并和他同步赶抵现场。

“这是系统启用以来处置速度最快的儿童走失事件。”尹鸣凝视屏幕,指尖轻触残留指纹的警务通——那是反复放大夜市警情画面留下的印记,“过去全凭报警人口述,遇紧张群众,位置都说不清。现在有了视频指引现场情况一目了然。以往至少半小时才能安抚好孩子获取信息,如今五分钟破局。”

见景调度:

穿透言语迷雾精准定位

上午10时,丁卯警务站演练场。模拟“持械聚众斗殴”的警情通过手机视频直传指挥中心大屏——晃动画面中夹杂着刺耳的呼喊。接警员迅速锁定坐标,调度界面上,周边警车图标如离弦之箭扑向目标。3分钟后,民警精准抵达。演练结束,汗珠从警帽檐滴落,在场地洇出深色印记。

实战中,威力更加彰显。胡某驾车在京口区东吴路发生碰撞事故,两车横亘路中引发拥堵。接警员透过可视化系统洞察现场,立即指导胡某拍照取证、迅速移车至路边。指令清晰如当面传达,交通梗阻瞬间疏通。

“‘听声辨位’已成历史,如今是‘见景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吴玉琢强调。系统不仅能穿透言语迷雾精准定位,更大幅节省警力资源。窗边,“全省推广倒计时”的日历沐浴在阳光里,省领导观摩时的嘱托言犹在耳:“让‘镇江模式’惠及更多群众。”

高效处警:

危机被悄然化解

妥善处置汽车漏油情况,在接警员实时视频引导下通知邻近车辆挪车。通过视频了解到车辆所在位置,民警和消防队员赶往现场,排除隐患;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屏幕另一端指导下迅速完成处置,避免二次风险;反诈劝阻成功率因“面对面”可信沟通而显著提升……系统上线后,轻微事故平均处理时间锐减,反诈劝阻成功率跃升,无数危机被悄然化解。

“系统适用绝大多数紧急与非紧急场景,重点覆盖六大领域:快处、辅助、劝阻、取证、服务、监督。”技术负责人杜警官介绍,更可贵的是,这套全国首创系统依托5G与手机原生功能,无需安装APP、不耗流量、不收取费用,最大限度降低使用门槛。

辉煌之下,是镇江公安无数日夜的智慧突围。“既要借力5G视频传输,又必须确保数据绝对安全。”杜警官手指大屏上复杂的拓扑图,“我们在公安内网与互联网之间筑起‘安全墙’——数据可单向流入指挥系统,敏感信息却无法外泄分毫。”

当夜色再次浸透城市,镇江110接警大厅依然灯火通明,屏幕上不时亮起的视频请求窗口,宛如星光在深蓝的接警地图上无声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