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究走深走实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四五”以来,江苏大学法学院以党建为舵,以业务为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全链条,形成了“党建领航、支部领建、党员领跑”的生动实践。从江苏省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镇江基地的成立,到推动建设涉农法治特色学科;从基层普法活动到科研项目研究的发展,法学院以双向融合之笔,书写了新时代法学教育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江大答卷”。

以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创新,构建“一核多维”融合体系。江苏大学法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立体联动”“分类示范”“科研支撑”“文化普惠”五大工程,形成以党建为核心,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维融合支撑的体系结构,全力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同向发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法学院获批为江苏省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2021年学院在全省率先设立镇江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022年设立江苏省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镇江研究基地;李炳烁教授担任江苏省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同君、江雪松等多位教授担任研究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或特约研究员。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与研究,先后出版《中国价值—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故事里的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等党建文化精品图书,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以学科建设带动事业发展,打造“德法兼修”育人高地。法学院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将“农村法治与基层治理研究”作为学院主要学科建设方向。同时,结合我国纪检监察学科发展实际,抢抓发展机遇,于2022年2月成立纪检监察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十四五期间,学院学科发展成绩显著,带动学院事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法治与基层治理”学科方向持续围绕农村社会转型与发展、农民权利保护、农村治理与纠纷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基层司法、农村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深耕发展;纪检监察学科方向则围绕纪检监察基础理论、高校廉政法治、大数据纪检监察学、农村基层腐败治理、纪检监察执法规范化等领域形成5个特色研究中心。在课程建设方面,深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法哲学专题》获评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法理学》获评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校级课程思政课7门,打造形成思政育人新高地,推动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创新发展。

以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深耕习近平法治思想前沿领域。法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强化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研究。十四五期间,学院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CSSCI(含扩展版)研究论文60余篇,承担江苏省纪委、镇江市纪委委托课题20余项;出版《镜鉴基层:新时代农村微腐败治理的理论视域与实践探索》等纪检监察学术丛书,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学院先后承办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学术研讨会、“中德法学方法论研究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法学方法论研究的跨学科对话”学术论坛、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承办第十五届中国廉政研究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媒体百余次报道。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提交《人民法庭巡回办案工作机制的民生保障功能》《进一步发挥镇江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的对策与建议》等资政报告,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政协、镇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以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究成效。学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发挥好学校、学院专业优势,举办“全国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同上一堂乡村法治课”等主题党日活动;积极打造“学院派”信访矛盾调解新模式;充分发挥《法律诊所》一流课程优势,聚焦新时代农民的法治需求和基层治理难点,将法律服务送到田间大棚,为农民提供精准法律服务;与连云港市纪委、江阴市纪委、海军指挥学院等开展合作共建,校地携手共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培训。“学院派”信访矛盾调解等相关做法获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肯定性批示,《新华日报》理论版刊发院领导主题教育调研成果《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文化之基》,社会服务以及法治文化传播的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交汇点多次报道。通过这些服务,有效提升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与研究的成效。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灯塔,以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落实责任担当,以理论与实践共生推动事业创新,让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作者分别系江苏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教授;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