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镇江: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02版:政法要闻·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三是以更实举措推进涉法涉诉案件评查。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职能作用,加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统筹协调。坚持将案件评查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相结合,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法学会首席法律专家和知名律师参与案件评查,提升案件评查工作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围绕“规范涉企执法”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摸排政法单位执法司法“五类案件”2万余件,重点评查1677件。

持续打造“镇合意”品牌,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记者:近年来,镇江市持续打造“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品牌,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请问政法机关在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许文:我们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发展理念,紧扣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持续完善政法全链条助企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制度体系。市委政法委牵头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相继制定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打造“镇合意”服务品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二十六条措施》《全市政法机关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二十一项工作任务》等政策文件,持续放大“镇法同行·助企惠民”服务品牌效应。推动市政法单位制定出台20余个便企利企政策文件,集聚形成“镇合意·法助力”“镇合意·检先行”“镇江公安护企直通车”“镇合意·法润商”等助企惠民子品牌,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注重典型引领。组织开展全市政法机关年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事例评选,综合考量市场主体认可度、规范引导作用发挥等因素,每年发布10至20个优秀案事例,“花王公司重整案”被评为全省法院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市检察院“365全周期”护企工作法获评全省制造强省改革创新案例。

三是强化跟踪问效。持续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政策分析评估和督促检查,推动涉企审批承诺比法定时限提速60%,审批材料压减30%以上。推进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建立常态化慎重纳失和信用修复机制,镇江城市综合信用指数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围绕全市产业“四群八链”开展组团式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深化“一企来办”企业服务专线建设,办结满意率提高至99.9%。

组织实施政法惠民十件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

记者:据了解,镇江市委政法委每年组织实施政法惠民十件实事,有哪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

许文: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2021年以来,先后推出政法惠民实事项目50件,解决了一批群众烦怨之事,推动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持续兜牢民生底线。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九大专项工作之一,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专项工作,助力推动民生社会领域40余件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法治需求,推动法院、人社、司法部门联合成立镇江市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集中受理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开通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热线,提供集约高效解纷服务。加大执法司法服务供给,积极释放司法善意,近三年累计开展司法救助700余件。

二是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提升“12345热线办理的权威性”,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制定出台《12345热线减负增能十五条措施》,全面优化“一号主叫—中心派单—部门响应—考核评价”的服务模式,热线一次性接通率、30秒接通率、实际问题解决率稳居全省前列,办结满意率达99.2%。深入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每年组织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集中服务月活动,累计走访四类重点人员、群租房、出租房9万余人次,推动大量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在基层有效解决。

三是优化政法公共服务。以推动诉讼服务事项“一窗通办、一站全办、跨域联办”为牵引,推动各类纠纷在线分流调解和网上立案。不断优化检察服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简易公开听证,争议不大信访案件简易听证息诉化解率达100%。深化“互联网+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打造以“网办为主、自助为辅、窗口托底”的镇江公安政务服务新格局,网办中心实现全警种政务服务业务网上审批,派出所“综窗”建设实现全覆盖。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登记办理案件,群众满意度达 99.23%。

镇江市政法系统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五周年为新起点,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推进,法治镇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持之以恒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保障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贡献更高法治智慧、更多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