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抓实“三个管理”赋能高质效办案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A07版:法治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每一个高质效案件,是办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最高检党组强调,要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实现管案与管人的有机结合。作为服务保障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高质量发展的基层检察院,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以“大管理”格局提升整体工作效能,牢牢把握省检察院“巩固提升深化”的总要求,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贯穿“三个管理”全过程。紧扣“管案”与“管人”深度融合,构建“机制—过程—效能”管理闭环,通过贯通监管合力、优化资源配置、紧盯责任落实,因地制宜打造案件办理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内生动力。

突出机制先行,贯通“以案管人”监管合力。突出检委会业务决策管理作用,每月第一周召开专题会议,突出重点案件类型、业务态势分析研判,班子成员逐一点评分管工作推进质效,部门负责人、检察官全员列席对标找差,以办案质效分析研判引领创先争优。业务部门自主构建个案质量管控、办案复盘评审机制,督促检察官加强日常自我管理,纠正办案中发现的突出性、异常性问题。每季度召开高质效办案推进会,案管、政研部门综合分析“质量、效率、效果”对监督办案、检察贡献度情况,检务督察、政工部门联动应用研判结果,实行流动红旗、黄灯提醒动态管理,引导办案人员及时找准问题、调整工作节奏。落实司法责任制专项执法督察工作在全省做交流发言,“五个一流、一个前列”创先争优、“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试点工作等做法在全市转发。

突出过程管控,打通“办案育人”履职链条。建立青年检察官领办专案制度,业务骨干全程参与公安部督办的“4·15”租车诈骗案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将“一案一点评”嵌入办案环节,案件质量控制小组将问题意见实时反馈至承办人;常态化开展“三为学堂”“小课堂”教育培训,通过“理论解析+情景模拟+复盘推演”三维课程,提升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社会治理等高质效办案能力,8件案件入选最高检、省、市典型案例。打造“向新而行”检察工作站、“小波热线”等惠企便民服务平台,安排青年干警到依法护企、信访维稳等吃劲岗位历练,提升应急处突、群众工作等综合履职能力。今年以来,5项检察工作在省、市检察业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检察+社工”联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全国人大代表肯定,“数字检察官”服务园区企业、多元救助被遗弃残疾妇女等做法被上级转发。

突出效果导向,联通“案人一体”效能评估。坚持以案件质量反向评价承办人能力素质,组织检委会委员对诉判不一、不起诉、“程序倒流”等43件重点案件开展专项质量评查,将评查结果纳入检察官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实行“一案三问”办案效果评估,突出对群众获得感、社会治理值、机制创新度等的评估,将检察贡献度作为重要因素纳入职级晋升、部门考评、年度述职等评价。制定《干部试用期考察管理实施办法》《司法辅助人员轮岗交叉培养实施办法》等,用好高阶段检察官助理、108检察人才计划等人才培育制度。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库,从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六个维度建立能力评估模型,按照季度总结、半年评估、年度考察方式,完整记录典型(案)事例、跟踪绘制“成长轨迹图”,实时向本人反馈考察情况,为精准培养提供依据。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检察院先后培育出全国和全省检察人才、南京市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150余人次,相关做法被最高检队伍建设专刊采用。

(作者系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分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