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法院始终以“文明”为底色,紧扣“为民”主线,为民司法温暖群众心田,为民创新奏响高效乐章,为民排忧绘就和谐画卷,为民铸魂培育卓越队伍,为“强富美高”新泰州建设注入澎湃司法动力。
“我们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强劲引擎,将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司法工作全链条,形成‘以创建促审判、以审判树文明’的良性循环,实现主责主业与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泰州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昌顺表示。
在文明文化的滋养下,泰州法院先后涌现出陈燕萍、王小莉、张鹏、王珏、何芬、展飞、王云、徐佼等一批有信仰、有影响先进典型,38项工作获国家、省级荣誉,“比学赶超”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今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泰州法院以文明为帆、以公正为舵,在法治航道上破浪前行,为江苏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泰州经验”。
为民司法:厚植公平正义“民生理念”
年仅5岁的舞蹈班学员小季,为了帮助同学小丁起身,不慎使对方后背着地,胸腰部脊髓损伤导致截瘫,一审判决女童及其家庭承担部分赔偿责任。二审时,泰州中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认定善意扶助行为不具有违法性,判决舞蹈中心承担全部赔偿责任,5岁的小季不承担赔偿责任。
通过这类案件的审理判决,泰州法院有效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坚决防止“谁能闹谁有理”等“和稀泥”的做法,用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传达法治中国鼓励做中国好人的理念,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该案例入选最高法工作报告。
“法律让全职妈妈不再‘隐形’,感谢法院为我们撑腰!”在“全职妈妈误工损失获赔案”中胜诉的刘某,将一面锦旗送到高港区法院承办法官手中。这起案件明确了家务劳动价值应依法认可,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推动全社会重新认识家庭劳动的社会价值,传递了家庭文明之风。
出生时因医疗事故右手部分丧失功能的“全国模范法官”王小莉左手落槌,为群众主持公道。在陈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王小莉另辟蹊径,准确认定矛盾争议焦点并积极协调。达成调解当天,克服身体重残、大小便失禁不便的陈某,坐着轮椅、带着尿袋和粪袋来到法庭。距离交通事故发生两年后,陈某拿到第一笔赔偿款时泣不成声。
该案因重要的裁判指引价值和良好的裁判处理效果,被评为“江苏法院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为民创新:解锁司法效能“加速密码”
“以前处理跨境纠纷,周期长、成本高,没想到泰州法院用一场直播庭审就解决了我们百起纠纷,效率太高了!”某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副会长黄某竖起大拇指。
在审理127家商户维权的跨境电商合同纠纷系列案时,泰州中院创新启用“示范性裁判”模式,选取典型案件公开庭审并直播,明确跨境交易裁判规则,随后通过线上调解平台联动行业协会,让其余126件案件顺利履行,平均处理周期从18个月大幅压缩至45天,为企业挽回损失逾千万元。
除了“示范性裁判”,泰州法院还在多元解纷机制创新上持续发力,联合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打造金融借款纠纷规范诉讼机制,助力金融纠纷前端预防和集约处理;积极落实“保交楼、稳民生”要求,探索以展期续贷等方式缓解建筑企业资金压力,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涉诉免保”机制,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开展涉诉信访突出矛盾攻坚,压实“有信必复”责任,全市法院实质化解重点案件23件,姜堰区法院仅用39天化解某船舶环保违规案,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这只是泰州法院创新机制提升司法效能的冰山一角。全市法院将文明单位创建与审判机制创新紧密结合,“我审您督”代表委员联络机制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公开审判信息8万余条;“示范性裁判+联调联处”等举措频出,近三年,全市法院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减少20.8天,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9%。
为民排忧:绘就社会和谐“美好图景”
“自从有了‘3万元彩礼’的村规民约,村里的婚恋纠纷少多了,日子过得更舒心!”泰兴郭寨村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泰兴市法院宣堡法庭指导郭寨村将“彩礼不超过3万元”写入村规民约,联合妇联、民政建立“婚恋纠纷预警机制”,该村婚恋纠纷同比下降67%,成为乡村治理典范。
随后,泰州法院做到“以点带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法院围绕婚丧嫁娶、农家乐经营等11个重点领域,指导相关村居社区与村民共同制定形式新颖、容易复制推广的村规民约23份,推动以村规民约规范填补基层治理空白点,有效激活基层组织纠纷预防和化解能力,获评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一等奖。
姜堰区法院溱潼法庭设立“法融溱里”工作室,将水乡“协商议事”传统融入纠纷化解。在处理某旅游合同纠纷时,法庭邀请村民和游客代表共同调解,促成景区与游客达成和解,该案入选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典型案例。
在服务大健康产业中,泰州法院设立“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流动站”,为扬子江药业等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依托“泰知心”品牌,泰州中院深入走访36家科研院所、重点企业;联合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协同保护机制,邀请技术调查官辅助审理案件,与新闻出版等单位共同整治职业培训和艺术教育教材盗版侵权,构建全链条保护大格局,被企业称为“创新路上的守护者”。
近三年,泰州全市法院受理案件年均增长8%,结案率95%以上,服判息诉率达90.62%,34项工作在全国、全省推广,连续四年市级机关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司法满意度达98.7%……这一连串亮眼的数据,是泰州法院文明单位创建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