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佳程 费荻
当无人机巡防的警翼掠过七浦塘的粼粼波光,当红蓝警灯融入古镇夜市的璀璨商街,太仓市沙溪镇,这座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的江南商贸重镇,在夏日烟火气中铺展出一幅古今交融的平安画卷。
太仓沙溪,古称“沙头”,因七浦河漕运之利曾享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盛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守护者,太仓市公安局沙溪派出所立足千年文脉积淀,以多元共治织密防控网络、商户联防守护夏夜安宁、创意宣传浸润万家灯火,书写水乡古镇的夏日平安篇章。
多元共治,守牢千年水脉“清凉线”
“七浦塘,风光好,波光粼粼水底清……”传唱百年的太仓童谣,唱不尽碧水风情。沙溪镇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曾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的七浦塘。这条滋养沙溪的母亲河,历史上历经多次疏浚,如今成为苏州行洪走廊与生态绿廊,却也因夏日亲水活动增多暗藏风险。
傍晚时分,七浦塘河面碎金跃动。一架警用无人机低空掠过水面,扩音器传出清晰的喊话:“水域危险,请尽快离开!”河岸边,几名正欲下水的年轻人闻声止步,抬头望了望盘旋的“空中卫士”,转身走向步道。不远处,社区民警杨青和佩戴红袖章的志愿者老王正沿着石驳岸巡逻,目光扫过岸边每一处防溺水监护点。
每逢夏天,有很多人为了避暑而下河游玩。沙溪派出所组织专门警力,联合水域周边村居网格员、志愿者力量,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定时安排无人机巡逻,及时发现并制止、劝离戏水、野泳人员,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看护提醒,确保“重点水域有人巡、重点时段有人守”,夏季以来,消除河道周边安全隐患20余处,及时劝离野泳人员40余名。
商户联防,点亮千年商埠“平安灯”
华灯初上,古镇附近的白云路美食街人头攒动,铁板鱿鱼的滋滋声、绿豆汤的清凉气、吴侬软语的谈笑声交织升腾。这里延续着古代“户户有雕花,家家开店铺”的商业基因,如今更成为“夜经济”活力区。人群中,派出所民警董正忠带领着几名佩戴红袖章的“平安商户志愿者”开展沿街巡逻,不时驻足与摊主交谈。
“老丁,生意不错啊,要注意用火用炭安全,有什么情况一定及时和我们讲啊。”董正忠熟稔地对白云路“丁师傅烧烤”摊主叮嘱道。丁师傅说:“看到警察就在身旁晃悠,心里踏实得很!前几天两个小伙子在我摊前吵嘴差点打起来,旁边商户‘小组长’帮忙报警,警察‘唰’地就到了,几句话就劝开了。”
据了解,针对夏季治安特点,沙溪派出所在屯警街面、科学巡防、确保“警灯常亮”的基础上,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商户联防”平安守护机制,将白云路商圈商户每10户至15户商铺划分为一个单元,从中挑选户主担任“小组长”,建立群防群治队伍,配备治安防护装备,并定期组织商户开展培训演练。一旦遇到纠纷、打架、求助等事件,“小组长”在联防商户微信群“吹哨”预警,附近的巡逻警力快速响应。
在节假日和夜间等重点时段,“商户联防”成员在民警指导和带领下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等工作,着力帮扶求助咨询的群众、化解现场发现的纠纷、震慑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今夏以来,商圈警情同比下降13.4%。
创意宣传,浸润千年福地“好风景”
这个夏天,沙溪镇一场“带娃打卡古镇·限量警察小熊抱回家”的活动引爆了市民亲子圈。这是沙溪派出所创新打造的安防宣传融合模式,将安全知识巧妙融入古镇文旅场景。
“我们一大早就开车过来打卡了,终于拿到心心念念的小熊啦!”记者跟随来自市区的王女士一家,从唐调研习所门口“候场桥”出发,途经吴晓邦故居“小白楼”、沙溪文史馆,最后在老街尽头处的“小小熊”警屋前打卡留念。“孩子在游览古镇时一路找打卡点,学防溺水、防诈骗知识,玩得开心,记得也牢!”王女士身旁的女儿紧紧抱着憨态可掬的警察小熊,开心地蹦起来。
沙溪派出所在古镇内自西向东设置3个夏季安防知识宣传点,将打卡路线和古镇游览区域巧妙串联起来,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在游玩驻足间,轻松学习防溺水、反诈骗等实用安全知识。孩子们在寻找打卡点的趣味探索中,将安全要点悄然记心;家长们则通过朋友圈分享,无形中扩大了安全宣传的辐射面,而那只憨态可掬的“警察小熊”,不仅成为孩子爱不释手的奖品,更化身为一份触手可及的“平安守护”象征,让安全意识以温情有趣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沙溪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副主任陈铭介绍,活动一上线就火了,7月启动以来超百户家庭参与。把安全知识巧妙融入古镇的“毛细血管”,让游客在移步换景中不知不觉织就安全意识的“防护网”。“我们会根据不同时间节点推出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为的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宣传真正入脑入心。”陈铭说,近年来,该所创新推出“反诈摊位进夜市”“警银联动民法典宣传”“送法入企”等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累计覆盖7万余人次,构建了接地气的宣防新格局。
烟火人间,心安之所。这座千年古镇的平安密码,正书写在每一盏为夜归人亮起的警灯中,融汇于“和美城乡、幸福沙溪”的现代图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