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崔世雄:用实干砺就“多面手”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A07版:警 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杨丹

执法办案,他是公正严谨的“法律标尺”;护航发展,他是主动作为的“平安卫士”;化解矛盾,他是温暖贴心的“调解能手”。他是灌云县公安局下车派出所副所长崔世雄。

严谨把关,筑牢执法“生命线”

从警20余年,崔世雄始终冲锋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他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带领团队破获多起疑难案件。

2024年10月,辖区居民王某报警称其放置于德兴村搅拌站内的电缆线等物品被盗,价值三万余元。由于搅拌站平时无人居住,无法确定被盗具体时间,现场也未能提取到有效指纹等关键证据,案件侦破工作从一开始便陷入僵局。为了寻找突破口,崔世雄一方面扩大范围调取搅拌站外围监控视频,逐帧筛查可疑线索;另一方面深入周边村庄,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最终确定嫌疑人。然而,当崔世雄对二人实施抓捕后,审讯工作却遭遇阻碍。面对讯问,嫌疑人避重就轻,始终不肯承认犯罪事实。崔世雄并未气馁,转而围绕嫌疑人活动轨迹展开新一轮排查,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二人曾前往某废品回收站售卖物品。崔世雄随即对该废品站展开调查,获取了关键交易记录与物证。在铁证面前,嫌疑人心理防线最终崩塌,如实交代了盗窃搅拌站电缆线等物品并销赃的犯罪事实。

主动作为,架起警企“连心桥”

为厚植下车镇营商环境“沃土”,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崔世雄立足职能职责,以“主动警务”为抓手,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在强化警企沟通、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法治宣传等方面精准发力。

在日常工作中,崔世雄定期带队走访辖区企业,通过搭建沟通桥梁,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化解各类涉企矛盾隐患。不久前,辖区某企业内,一名工人因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头盔,与负责安全巡查的工作人员发生激烈争执。“就一次没戴,至于这么较真吗?”工人情绪激动地质问。工作人员则坚持要求停工整改,双方互不相让,矛盾一触即发。崔世雄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调解。他向工人详细讲解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建议企业工作人员在管理时注意沟通方式。在崔世雄的耐心调解下,工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主动配合整改,企业也承诺优化安全管理沟通机制,一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就此妥善化解。

崔世雄还联合相关部门对企业开展“地毯式”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安全防范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三防”措施等,确保人防到位、物防坚固、技防正常;针对企业员工高频办理的户籍业务,他组织民辅警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反诈防骗、安全生产普法宣传,切实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范和法治意识。

“我们每天所做的工作,看起来不起眼,但对群众而言则是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急事、难事。”崔世雄说。

情系百姓,当好社区“暖心人”

走街串巷、入户走访是崔世雄的工作日常,他将社区警务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法律知识要送到群众心坎上。”这是崔世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常见问题,总结出“听、析、调、访”四步调解工作法。今年3月,辖区内一对夫妻因离婚债务分割问题多次报警,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崔世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开情绪激动的双方,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在梳理矛盾过程中,他发现双方不仅对债务分配存在分歧,还夹杂着多年情感积怨。崔世雄随即联系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具体情况,邀请司法部门提供专业意见,共同分析矛盾根源和法律适用。

在多方联动调解中,崔世雄从法律责任讲到夫妻情分,引导双方理性处理问题,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事后,崔世雄还定期回访跟进协议履行情况,做到案结事了、心结亦解。今年以来,他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