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追损心切 男子轻信“律师”又入坑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尤莉 通讯员 李秋)本想追回被骗资金,男子却因轻信网络“律师”指导,不仅未能挽回损失,反而落入更为隐蔽的陷阱。8月6日,记者从海安警方获悉,此类案件近期频发,骗子精准利用受害者急于挽损的心理弱点布下“连环套”,市民务必擦亮双眼,警惕假律师假网警专盯伤口撒盐。

今年6月,海安市民顾先生误入一个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群,被引诱在某平台进行投资后,发现无法提现,上当受骗。不久,一陌生人加了顾先生的QQ,自称赵某,告诉顾先生,他也是这个平台的受害者,现在也一分钱都取不出来。两人同病相怜,聊了很多投资和受骗的事,顾先生也渐渐地信任赵某。

随后,赵某将顾先生拉入一个“难友交流群”,其中有人称可以通过某律师机构帮忙追回损失。顾先生心动了,于是点击了群里的网址链接,并通过链接下载了一个软件。进行注册后,一“律师”联系上顾先生,声称追踪到他的资金流向了,接着发来一个网址,让顾先生在里面充钱,表示通过资金对冲和他们的技术手段,可以把顾先生的钱套出来。

顾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行小额充值获利后便深信不疑,再次投入钱财,发现无法提现,但心中仍对“律师”抱有期待。直到接到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反诈预警,顾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再一次落入了骗子的陷阱。

民警表示,此类诈骗中,受害者由于急于挽回之前的损失或寻求某种形式的帮助,而成为新的诈骗目标。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的心理弱点,如焦虑、恐慌、不甘等情绪,伪装成“律师”“网警”及“黑客”等,声称能通过“特殊渠道”追回资金,来进一步骗取受害者的钱财。